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勾稽史料,考述张生平,补两《唐书》 传之不足.由《朝野佥载》论张之思想品性,可见两《唐书》所说 "性燥卞"、"罕为正人所遇"虽有一定因由,但正反映了他嫉恶如仇、不同流俗的个性,而其小说《朝野佥载》也具揭露社会、抨击时弊的进步性.同时,将其小说《游仙窟》置于小说史的流程中考察、评品,指出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世情小说,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国光先生的大著《<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本文凡引用该书语句者,均不另注明)为公正评价金圣叹和金本《水浒》,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却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为把金圣叹和《水浒》研究引向深入,我们不揣浅陋谈一谈管见,以就正于张国光先生。一“两种《水浒》,两个宋江”,是贯串于《研究》的核心论题。按照张先生的意见,《水浒》的“金本与旧本在思想体系上是根本对立的:旧本《水浒》以‘忠义’标题,它塑造的主人公宋江乃是叛徒,特务、战犯三合一的典型。因此,这部小说是贯串着投降主义黑线的书;只有经过金圣叹的批改,它才变成鼓吹武装反抗到底的革命课本”,而宋江这个人物也就成了“既无投降丑史,也无投降思想”、“打着红旗的造反英雄”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勾稽史料 ,考述张 族鸟 生平 ,补两《唐书》族鸟 传之不足。由《朝野佥载》论张 族鸟 之思想品性 ,可见两《唐书》所说族鸟“性燥卞”、“罕为正人所遇”虽有一定因由 ,但正反映了他嫉恶如仇、不同流俗的个性 ,而其小说《朝野佥载》也具揭露社会、抨击时弊的进步性。同时 ,将其小说《游仙窟》置于小说史的流程中考察、评品 ,指出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世情小说 ,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稽神录》可以看出徐铉的思想性格 :徐铉的忠直个性是他早期仕途坎坷的原因 ,入宋后 ,表面上颇受信用 ,实际上是宋太祖、太宗的猜忌对象。他虽“好鬼神” ,却并不排斥释氏 ,又具儒者的悲悯情怀。《稽神录》文本价值虽不甚高 ,对有宋一代的小说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是一种非文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是列为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六·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牵头,邀集全国十八个省市一百馀名专家学者参与合作。自一九八五年五月二日正式签订重点课题协议书起,历时三年,现已如期告竣,将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在编纂这部巨型学术著作过程中,碰到了大量有关目录学、版本学以及小说史、小说理论方面的学术问题和技术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除了认真借鉴前人的经验、广泛听取各种有益的意见之外,还不得不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通和更易。  相似文献   
6.
广元市豫剧团的编导李现远,新近创作了《陈世美喊冤》一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四川工人报》报导过后,许多报章竞相转载摘登。据称,李现远曾在湖北均州——陈世美、秦香莲的家乡工作数年。他通过历史考证、查阅史料,研析出土文物,发现了传统剧《铡美察》中所写的那个陈世美,其实生在明末,清顺治八年辛卯科考取进士,曾任知县。任期为官清廉,功绩卓著,被提升为陕西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了一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的瞿佑《妙集吟堂诗话》并非瞿佑本人及徐伯龄、郎瑛等未曾提及的一种新书,也非《归田诗话》的异名,而是《香台集》注本的一个选本。注者为徐伯龄;选者可能是徐本人,也可能是后人。它的大体刊刻年代当在隆万以前。该书的发现必将推动对瞿佑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唐代小说家张读及其小说《宣室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读出生在一个小说家辈出的家族之中 ,《宣室志》体现一种多元容与的文化思想 ,这是其家庭文化氛围薰染的结果。《宣室志》在唐人小说中有颇高的地位 ,对后世小说戏剧也有颇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水浒》中,李逵、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的艺术形象,历来被视为《水浒》高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标志之一而受到普遍的赞赏。但是,对于这几个人物的反抗性和革命性,也有不少超越历史条件的过誉之词。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吴用、三阮、李逵这几个形象的剖析入手,着重证明:他们并非“农民阶级的革命倾向的代表”,他们同所谓“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的斗争”,也是十足的杜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