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1.
写文章和读文章都有一个特征:词句只能一个一个地出来.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他只能耐心地把他的思想通过一个个词来实现.如果一个人要读他的文章,了解他的思想,他也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从这些词中逐步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语言特征被语言学家称为"线性特征",意思就是语言的出现就像一条线,这条线把一个一个意识串在一起.我们把这种现象简称为"意识流".而这条线的基本单位就是词.因此,读文章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意识流当中最基本的单位--词的"破译"的过程."破译"的词越多,读者对作者的思想了解得就越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阅读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破译"能力不强.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发现利用完形填空来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办法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浪潮进一步推进,大学教育也已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许多专家和学者也随之把注意力转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和探索方面,从而疏忽了对新形势下精英教育的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关注。针对三表院校学生听、说能力和教师教学现状,本文探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精英战略。黑龙江科技学院5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被选取作为受试,经过从恐讲到模仿再到自由交流的过程性培养,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提高。这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精英战略对三表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师生之间、生机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困境"。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新型的以综合英语、基于计算机的听说课程和网络资源环境下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亲身教学和口译实践的经验,本文从口译课教学同语言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口译理论和口译实践的互补关系、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6.
体作为俄语动词的主要范畴之一,与动词其他语法范畴相比较处于特殊地位。它是俄语动词的基础,是俄语动词中最重要、然而也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以俄语为本位出发,从功能对比的角度解析俄语动词完成体和未完成体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能够使俄语学习者正确地掌握两种语言互译的技巧,推动语言教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CAI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多媒体CAI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多媒体CAI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英语教学多媒体CAI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对主要实现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跨文化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中国目前大学德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学习者的主要特点,从教材编写、教师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以及教学媒体方面举例,探讨如何在大学德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强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语言本身一样不是一个现成的作品,而是一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又与文化相结合的行为。跨文化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势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