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的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其主要体现为: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政治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有利完善政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利于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公共决策;有利于促进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民工潮”,但流入城市的农民往往由于以身份甄别为特征的户籍制度限制,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社会歧视,他们在城市缺少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一切都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着“农民工”这个称谓,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有必要逐渐淡化“农民工”的称谓。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协商民主在西方政治学界开始兴起、发展,并成为人们讨论研究聚集的焦点。作为一种可能的新型民主,面临着许多挑战,何以成为可能或者说能否成为可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基于此,从一种自由、平等、理性分析的视角来看,协商民主能够化解自由与秩序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能够在公开的理性下实现政治的合法性,解决现有民主制度的困境与挑战,是确实能够实现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文化安全思想主要由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两部分思想构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进程中,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使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保持了昂扬的生机和活力.挖掘这位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本质在于理论创新;同时,对剖析我国文化安全新变化,解决文化安全新问题,推动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现实之间:政治宣誓制度建立的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宣誓制度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我国建立宣誓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建立宣誓制度已经成为可能,所以我们应该建立我国的宣誓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保障社会公平的强烈意愿。与管理相比,治理的内涵更能彰显社会公平理念。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加强国家治理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有鉴于此,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进一步保障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