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较薄弱的一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将中小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其融资及融资环境问题。本文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探索融资难的问题,探讨解决融资问题的对策,发挥中小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铁路成为列强掠取大量中国资源的载体.胶济铁路横贯东西,津浦铁路贯通南北,二者交汇于城西,使济南成为山东乃至华北的交通枢纽城市,给济南社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济南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进而对近代山东经济格局的重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立宪之根本"的地方自治在清政府、地方督抚、士绅及社会各界的多向推动下,经历了由思想萌动到政治实践,由局部试验到全国规模的政府倡办阶段,并延续至民国初年。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山东积极而有成效,推行地方自治又以济南之历城为先。选取山东地方自治作为解剖点,可由点及面地了解中国地方自治的历程,有助于深入探讨清末民初山东政局的走向,且对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较为有效的信息交流,是高职英语课程在“工学结合、就业导向”指导思想下新的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本研究尝试将表现性学习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在简要介绍表现性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以一次课堂教学为例解释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得...  相似文献   
5.
近代山东历史上既有约开商埠,又有自开商埠。通过对各开埠城市的开放过程与区位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对外贸易的良港,内陆开放城市则大多是铁路交通的要道,各开埠城市之所以能够被辟为商埠,就是得益于他们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又使他们的区位优势得以尽情发挥,二者相辅相成,使开埠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文章还对各开埠城市的发展进行横向比较,认为区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区位条件优越与否是相对的,对于区位的理解与把握也必须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入手。近代山东开埠的历史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区位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不断地改善区位条件,发挥区位优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胶济铁路与济南商埠的兴起(1904——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交通体系的建构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联研究是近年城市化研究新的生长点之一。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成为推动济南自开商埠与促进商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胶济铁路通车促进了济南商埠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济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之中枢,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