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宣传无政府主义为特色的“新世纪派”的出现,是辛亥革命前夕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由少数留欧学生忽发奇想所致。从庸俗进化论和人性论到“以教育为革命”,再到“普及革命”,构成了“新世纪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倾向。他们基本立场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边,但并不满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对资本主义既充满希望又心怀疑惧。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批判封建伦理道德,要求摆脱旧思想,提倡新理新学,有利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同时,他们的主张又带有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尼日利亚族群问题异常复杂,三大主体族群都力图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同时,少数族群的利益诉求也趋于极端化而暴力不断,导致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实际上,这些问题与尼日利亚国家建构的特点相关联.尼日利亚的前身只是英国人几块殖民地的无序组合,完全没有作为国家的历史根基,当数百个族群被纳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政治框架之中时,认同感相当淡漠,加之历史的恩怨与现实利益的纠葛,冲突就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尼日利亚人民超越狭隘的族群观念,形成更具包容性的国家认同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激趣"是搞好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前提. "激趣"的前提是处理好"教与学"、 "死与活"、"内与外"、 "苦与乐"的关系. "激趣"的手段是"愉快氛围的创设"和"交际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学术的春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拂动下,社会科学园地里,枯木逢春,新蘖丛出,一片葱郁景象。各个学科都形成了一些学术热点,涌现出一批新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五四运动史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前的“五四”研究,与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国内至今还没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族识别理论始终坚持以斯大林的经典定义为指导,但在实践中多采取灵活的识别政策,将许多原本分散的群体重新聚拢为民族共同体。从本质上讲,聚拢的过程既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也是一种基于历史与现实基础上的伟大实践活动。如何调整待识别群体不同层次的民族认同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俫人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展现这一过程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7.
论刘师培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路蒋俊二十世纪初年的刘师培是最早用阶级对立的观点分析中国农民问题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组织和发动农民革命的主张是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补充和超越,他关于农业和工业联合制的设想,则是中国最早的建立乡镇企业的理论,而...  相似文献   
8.
1958年大跃进以来,机器制造工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增长。机床生产产量增加了两倍以上。同时在技术革新方面,尤其在产品設計和工艺方面有了不少的創造和改进。这样就使得原有的生产組织形式不能或不完全能够适应于新形势的要求。为此,及时的調整生产組織以更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就成为某些企业的客观需要。在工业企业中,合理地进行生产組織,对增加企业的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等,以及更好的完成国家計划,有着重要意义。赫鲁晓夫同志在1954年全苏工业工作人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族群建构与国家建构之间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互动关系,从尼日利亚的个案中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该国的少数族群不仅是指那些数量上居于次级地位的文化和语言群体,而且也是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它们在国家的序列中处于边缘的地位,遭受到结构性的歧视.这种状况成为尼日利亚少数族群持续反抗的动力,在其捍卫自身权利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破坏性的方式反作用于国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族群边界”理论认为造成族群的是“边界”,它产生于族群互动的过程,是族群的主观认知和选择,并以此区分不同人群。以侏人为例,他们通过对祖先记忆的诠释而形成边界,实现族群认同。“边界论”立足于主位视角,重视动态过程,与“客观特征论”用客观特征来判断族群身份的静态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