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勤  施文 《华人时刊》2011,(5):46-47
这里有青山。至灵至性的山,风姿依旧,几度夕阳。这里是水乡。至善至美的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空谷梵音、水流花开。这里,向你展示的是一方水土的旷世风华。一颗在长三角腹地迅速崛起的璀璨明珠西渚镇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市西南,地处长三角腹地,沪、宁、杭大三角中心,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一座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遗产和现代风貌有机交融的江南特色旅游名镇。西渚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地域文化鲜明,是以自然生态与禅文化为特色的田园休闲度假景区,成为宜兴市倾力打造的旅游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2.
蒋勤 《社会福利》2003,(1):12-18
在英国发展福利国家过程中,T.H.马歇尔在其《公民资格与社会阶级》著名讲座中提出的公民资格理论,从思想上支持了全民福利的发展。通过这一理论提出和诠释的社会权利的概念,基本生活保障和过上体面的生活成为公民个人应得的权利,国家则负有保障公民这种权利得到实现的义务,因此这种理论在西欧和北欧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乾,初见伊始,让我想起三国战中那个白马自袍银枪,在千军万马中飘逸潇洒的子龙将军,豪情万丈,智勇无比还有点书生意气。谢乾是当代海归的弄潮儿,他的成绩多半源自于与生俱来、卓尔不群的个性。他是一个衔着金钥匙出生,但又满怀报国理想与"富二代"道不相同的年轻人,他的人生轨迹也与海外学成归来按部就班的科技人员截然不同。他注定是一个活生生的"创二代",他用自己的创业历程赋予了新时期"创二代"准确概念,他的创业故事也是典型"创二代"创业样本。关键词:创二代,一般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父辈均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创二代选择了脱离父辈的原始产业,重头做起的创业人生。创二代特征:他们从出生起,头上就笼罩着父辈的光环,就业时他们放弃了由父母安排一个稳定而待遇丰厚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创业。创二代与富二代区别,指的是父辈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其子辈依然选择创业,而不是守其父辈产业。  相似文献   
4.
施伟斌《每月清谈》摘录:地球只有一个。"绿色运动"支持者说:"我们的地球是我们向子孙后代借来的地球"。因此,资源循环再利用是新世纪人类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既然音乐、舞蹈、文字、宗教、文化都是可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至兼容并蓄,我相信企业管理也不例外。中  相似文献   
5.
6.
蒋勤  曹树基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132-141,160
本文利用浙江松阳石仓的《阙翰鹤雇工账本》,配合阙翰鹤其他账本及买地契约,描述了道光后期炼铁业衰退以后,石仓阙氏进行的农业转型与科举转型。石仓阙氏的农业转型可称之为"产业降级",难有出路;科举转型则可称之为"文化跨越",又为阙氏力所不及。这就注定炼铁业衰退后石仓阙氏的转型仍然无法改变家族经济衰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记者来到美丽的水乡兴化采访侨办主任舒桂兰。爽朗的舒主任给我们介绍了侨务"三创"策略: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激发侨务"新活力"。主抓侨务伊始,曾担任镇长、党委书记10多年的舒主任就认识到,侨办工作不能限于单纯的侨务事务,必须和兴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必须要创新理念,走出自我封闭小天地,走"大侨务"之路。这两年来他们抢抓机遇,创新模式,侨办的影响力、号召力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8.
儒雅与性情     
"文化人"的思维方式,让施伟斌无论在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处处体现着儒雅与性情。我宁愿称呼施伟斌为"施老师",而不是"施总"。在我眼里,他作为"文化人"的成分远远大于作为"商人"的成分。施伟斌的英达科技,到处洋溢着文化气息,会议室内诗书茶皆有,端的是中国传统文人情趣的展现。说施伟斌是"文化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中国文化中  相似文献   
9.
2010“相聚长三角”——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长世博行江阴创业论坛于6月17日-19日在美丽的长江之滨江阴市举行。一部气势磅礴的《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专题片拉开了论坛帷幕,来自美、加、日、德、英等国55位学有所长、业有所成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长,聚首一堂,畅谈报国为民理想,纵论创新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歇尔公民资格理论评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蒋勤 《社会》2003,(3):32-35
马歇尔的公民资格理论1.公民资格理论的主旨 1950年,T.H.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在剑桥大学的纪念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年会上作了题为《公民资格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Class)的著名讲座。本文对他的公民资格理论的评述主要依据这个讲座结集出版的小册子来进行。公民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