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白之父考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的父亲究竟是什么人?对此问题大致有三种不同说法: 最早的说法是:“父为任城尉,因家焉”。这种说法显然不可靠,因为李白写的《任城县厅壁记》根本未提到他父亲曾在此作过县尉,而是说:“白探奇东蒙,窃听舆记,辄记于壁”。可见他是路过任城,而非家居任城。在李白的诗中也多次说他是从外地迁到山东寓居的,如“余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从李白的诗中还看出,他寓居在山东的家并未在任城而是在沙邱。如“我家寄在沙邱旁,三月不归空断肠”。“我来竟何事?高卧沙邱城”。李白写了好几篇怀念居住在山东的子女的诗,情感很真挚,但无一句怀念其父的,足见其父并未在山东寓居,更不会在任城作官。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第一次隐居,正值他的青少年时代,这是他的人生观、思想性格形成的时期,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奠基时期。要研究李白是怎样成长为伟大诗人的,就要弄清楚他的第一次隐居生活。现就我在李白故里实地调查的一些材料并结合一些文献资料谈几点很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运行,企业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落实,退伍军人由安置部门统一分配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劳务市场逐渐发育成熟,功能不断健全增强,退伍军人走向劳务市场就业不仅可能,而且将会成为他们谋职的主要途径,探讨其可行性和必备  相似文献   
4.
再谈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蒋志拙文《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补正》在1982年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5辑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同仁的热烈争议。十余年来,李白生于蜀中说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学者的支持,1993年出版的新编中学教材《中国历史》也改变了李白生于中亚碎...  相似文献   
5.
李白的家庭是富商,曾成为一种流行的说法,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对此作过具体而肯定的论述。但根据现有的史料判断:李白的家庭并非富商,李白之父迁居到绵州昌明县青莲乡也不是来经商的。即使如郭老所述的李白之父经营了那么大的商业,其家庭必然住于通都大邑,才便于运销商品和获得信息。可是绵州昌明县青莲乡既非通都大邑,又  相似文献   
6.
赵蕤的家世与生平.赵蕤的著述<长短经>、<关朗易注>.赵蕤的政治主张、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进步的历史观.赵蕤学术思想的特点杂采众长,兼收并蓄,敢于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具有强烈的包容性与反叛性.赵蕤是在巴蜀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唐代蜀学的杰出代表者.李白正是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