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木惜流血献身。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历史的舞台,上演了一出希图富国强兵却惨遭失败的悲剧;从黄冈起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为舞台上的主角,演出了推翻二千年封建专制社会的壮丽的一幕。都达夫正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出生与成长的。他呼吸着变革了的时代的新鲜空气,感受着先列们的英勇与悲壮,在幼小的心灵孕育萌生了爱国的思想,憾恨自己‘’出世得太迟”,未能躬逢甲午中日战争这样的大难,“去冲锋陷阵地尝一尝打仗的滋味”‘”…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于抗战爆发后远赴南洋,在那里开始他新的文学活动。他在新加坡三年多时间里,在主编的好几种文艺副刊上,为指导南洋文学创作,写下了大量文艺论文,提出了适应时代和现实的文学观点,也反映了他文艺思想的某些发展和变化。全面细致地梳理他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不是这篇短文所能做到的,本文只就其主要之点略加论述,以窥其战时文学思想之一斑。一、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郁达夫早年信奉“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而此时已不再固守这一主情主义观点,认为在抗战的今日,文艺“必须与政治有紧密的联系。”[‘j这一观点对南洋文学创…  相似文献   
3.
“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论巴金的编辑意识蒋成德巴金在《十月》杂志创刊三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致〈十月〉》的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编辑的一些事情”,其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巴金的编辑意识。他说:“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从编辑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评点《水浒》提出三点创作思想 :一是劝惩观 ,二是娱乐观 ,三是发愤观。在其序与评中金圣叹着重于劝惩 ,而否定了发愤 ,而娱乐观又为其实用目的所消解。金圣叹评《水浒》表达的创作思想虽立三说 ,而并未阐明三者之关系 ,所以也就未能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思无邪”与其中和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总评价。历来对“思无邪”的解释受包咸、程朱、郑浩的影响比较大,或说是“思想纯正无邪恶”,或说是“不虚假”。这些都不准确。孔子的“思无邪”是就诗与乐两方面而言的。上古,诗乐一体,《诗》三百皆是合乐之诗。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乃无意,“无邪”即直,“思无邪”是说诗与乐中正和平合于节度。这是孔子从其中和美学思想出发对诗乐(文艺)的评价,也是其中庸哲学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地位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说的地位一向为人轻视。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不入小说于九流,虽列十家之末,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自魏晋南北朝到明清,小说从羽翼经史到远胜坟典而有了史的地位。近代,梁启超提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使小说摆脱史的束缚而为政治服务,小说的地位骤升。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了白话小说是中国文学正宗的命题,小说终于回归自身,真正确立其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于1927年8月15日在上海的《申报》和《民国日报》上登出启事:“人心险恶公道无存此番创造社被人欺诈全系达夫不负责任不先事预防之所致今后达夫与创造社完全脱离关系凡达夫在国内外新闻杂志上所发表之文字当由达夫个人负责与创造社无关特此声明免滋误会”(原文无标点)从此,郁达夫正式脱离了创造社,创造社也随之进入了后期阶段。但是,郁达夫与后期创造社仍有一定瓜葛,甚至发生了笔战,到了最后,郁达夫“和创造社的关系却是恢复了的一(郭沫若《再谈郁达夫),《创造社资料)P.835)。1926年底,郁达夫辞去了中山大学教授和出…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他一生所从事的编辑活动是与他的创作、研究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发起成立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到主编《甲骨文合集》,他的编辑活动整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一、创造十年郭沫若报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于1914年赴日本留学,"立志学医,无复他顾".因而他意识到"医学之道,近日颇为重要"[1],将来学成归国,可以"作为对于国家社会的切实贡献"[2]。然而,中国腐败不堪的社会现实把他的"科学救国"的理想之梦击得粉碎,医生有什么用呢?"医生…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南洋散文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南洋时期散文分为记游、记事、记人三类 ,这三类散文贯穿着“一切以抗战为中心”的共同主题 ,充满时代气息 ,是其散文创作中极富有思想性的部分 ;在艺术上也由早期的主观抒情趋向于客观的写实 ,其创作的量虽少 ,而仍有值得注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南洋时期的艺术散文为其政论杂文的锋芒及三十年代游记成就所掩 ,不大为研究者注意。这些散文可分为记游、记事、记人三类 ,三类散文贯穿着一个“以抗战为中心”的共同主题 ,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 ,是其整个散文创作中极富思想性的部分 ;在艺术上 ,也由早期的主观抒情趋向于客观的写实。其创作的量虽少 ,但仍有值得注意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