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内蕴没、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整体美五个审美要素论析唐宋词名句的构成,探讨名句的审美素质与审美特征,从审美的角度揭示唐宋词名句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北宋词人晏几道与南宋词人吴文英的恋情词源于他们相近的恋情生活和伤痕心理。在表现方式上同以追忆和梦境为主 ,但梦窗词显得更复杂更深隐。在情感特征上具有相同的真挚伤感 ,既有恋情的 ,又有身世际遇的 ,不同的是梦窗词中闪动着时代的悲感。  相似文献   
3.
唐宋艳情词集中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它们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方法 ,从女性的容貌、体态、服饰和技艺诸方面描绘了女性的美 ,形成了继“宫体诗”之后的第二个表现女性美的高潮。而且 ,唐宋艳情词给女性美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来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蒋晓城 《社科纵横》2010,25(12):86-88
无论是"男子作闺音"式的描写歌女思妇的恋情思绪、还是抒发词人自我情爱体验与心理感受的作品,唐宋艳情词都着意于抒情主体心灵深处的忧愁苦恨,充满了哀怨伤感的情调,洋溢着悲剧性的美。唐宋艳情词悲剧美的形成具有文学传统、社会历史、抒情对象特征等方面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5.
蒋晓城 《云梦学刊》2003,24(1):84-87
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是同一时代下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孕育的结果,它们不仅在题材、内容、情感基调上相同,而且,在表现方式、意境、风格以及体式上相近,这反映出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之间的血缘、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敦煌曲子词中的婚恋词,以女性为抒情主体,叙写女性的生活姿态与情恋感受,笼罩着一层哀怨伤感的色彩。它们往往关联着宽阔纷繁的现实场面,拥载着丰富深沉的社会文化意义。它们在抒情上,热烈直率、大胆奔放,而且多为缘事生发,擅长叙事铺陈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浓郁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7.
词是一种较完美的配合乐曲的音乐文学,具有可歌可唱的特征,需要人来演唱。宋代歌坛的风尚与宋词的本色观决定了它最直接最重要的歌者是宋代的歌妓,也就是说歌妓成了宋词传播途径与媒介的主要选择。宋代歌妓数量多,遍布各地。她们地位低下,与文人有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她们成为宋词传播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在古代山水文学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学界对其探讨,多注目作品的美感性与艺术性,而对其表现出来的情感,缺乏全面把握和适当分析,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考察论述,以揭示其情感表现的复杂性、独特性。第一、情感表现具有两个层面形态:淡泊与深沉。第二、情感表现以对立情感方式为内容方式。第三、情感表现以孤愤沉郁为结构线索。  相似文献   
9.
唐宋词闺情主题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表达了女性在与男性现实相处关系下的丰富情感体验和特定心理。这类作品中经常出现美丽动人、翠眉长皱、粉泪盈掬、娇慵无力、倚阑远望的女性审美形象,弥漫着哀而不愤、怨而不怒的审美情调。这种审美情调由特定的审美心理构成,既与女性的生存境况所造成的心理以及男性词人的柔弱心态息息相关,同时又是男性词人审美心理的外化和再现。  相似文献   
10.
蒋晓城 《社科纵横》2012,(5):69-70,79
唐宋婉约词中,雅词与俗词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雅词在情感内容上,寓庄于媚,在男女之情的描写中蕴含深厚之思和高远之意。在情感表达上委婉曲折,含蓄风流,常采用"意境化"的艺术手法,在语言运用上温厚文雅,耐人寻味。雅词具有深婉隽永、含蓄蕴藉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