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诗词意义可区分为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与诗意意义的解释与描述。论述诗词的诗意意义的构成方式 ,指出诗意意义的解释和描述比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更接近于对诗词本身的把握 ,但这种接近对古典诗词的把握来说 ,还隔着两层 ,即文字文本诗意经验层和声音文本诗意经验层。  相似文献   
2.
审美意象是审美主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经验的存在,无论是作家、艺术家的经验表达,还是读者的语言、概念指称和描述,都不可能完全把握它。审美意象不能被阐释.只存在于主客体融合的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元稹的这首五言绝句 ,按一般的理解 ,描写了两种景象 :一是古行宫及行宫里开放的花之寂寥 ,二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宫女坐在那里 ,闲聊着玄宗的事。从整首诗看 ,此诗以行宫的寥落和宫花静寂开放、无人理睬之情景映衬白头宫女受冷落而孤独寂寞、无可奈何的境况 ,言“宫人幽怨”之情。然而 ,行宫及宫花之寥落缘何能映衬宫女孤独寂寞的处境 ?宫女闲坐说玄宗又何以能体现“宫人幽怨”之情 ?这涉及到该诗的“肌理构造”的体验和解读问题。过去一些解释此诗者多从时代背景去理解 ,言“安史之乱…  相似文献   
4.
体验美学的审美感知方式———诗意综合方式值得深入探讨。其一是同化。在同一语言层面上,诗意的综合不同于非文学的综合。其二是深度综合。如隐喻义、象征义等在诗意综合下,变成一种深度体验情绪参与到审美体验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发展观比较具体而集中地体现在《时序》)、《通变》、《物色》等篇中。《时序》、《通变》专论了文学与现实、时代的关系;《物色》则讨论文学与自然现象的关系。在文学与社会现实关系里,《时序》篇得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结论,一般被认为这既是《时序》篇的中心(或核心)思想,又是刘勰对文学发展变化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本文将指出,刘勰在《时序》、《通变》等篇中只揭示了文质因时序、世情变化而变化的文学发展观,而非指整个文学。细言之,刘勰的文学发展变化观特指质(内容、情志)文(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