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村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多和“三孩”政策的影响,使农村隔代照顾越来越普遍。文章基于2018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运用最小二乘回归(O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归模型研究农村地区提供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能力障碍和心理健康状况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提供隔代照顾对中老年人自评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在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两方面均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隔代照顾对女性中老年人的影响比男性更为显著,年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方面。因此,在家庭层面上,应合理发挥中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关注不同年龄段人群身心健康特点。在社会层面上,应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并出台有关中老年人隔代照顾家庭的政策制度和经济补偿措施,发挥农村隔代照顾对中老年人健康更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测度,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绎过程,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区域规划提供参考。Dagum 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总体基尼系数由 2010 年的 0.147 下降至 2020年的0.076,超变密度逐渐成为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大。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消失,东、西部地区内各省份差异有所下降,但中部地区内差异有所增加。对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缩小地区间差距,重视不同区域差异,实现因地制宜发展,以促进护理事业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