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释四方     
东南西北四字作方位之名,除南皆非本义,许君未尽知,知亦未尽明也。退处多睱,聊事论释,愿与同好一商定之。东《说文解字:“东,动也,从日在木中。”以动训东,谊犹近是。渭“从日在木中”,则不免望文生义,而与五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约四百字,就用上二十一个“也”字,后人对此有种种看法。《桑榆杂录》:“或言醉翁亭记用‘也’字太多,荆公曰:‘以某观之,尚欠一也字。’坐有范司户者曰:‘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此处欠之’。荆公大喜”。王若虚则谓:“若如所说,不惟意断,文亦不健矣。恐荆公无此言。诚使有之,亦戏云尔”《见《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六)。若虚对《醉翁亭记》非常赞赏,曾讲:“《醉  相似文献   
3.
英人韦尔斯《世界史纲》一书,号称名著,久已风行宇内,我国亦早有译本.间事披览,觉其所写中国史事,有异于平昔之所闻者,姑举数端,用供商榷.六十九叶(据商务印书馆印行之汉译第三版):“纪元前一五○○年前,世界上惟印度、缅甸林中有鸡,……按之史乘,纪前一一○○年乃至中国.”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当周成王十六年,似溯说较晚.《尚书·牧  相似文献   
4.
“世”缘三十构成字,三十人生入壮年;“必世后仁”词义重,“三十而立”志行坚。“中国人民今站起”,韶山宣告震坤乾,弹指光阴惊卅载,绕梁犹似在耳边。四化鸿图怀总理,施为展布看今天:华岳擎天光禹甸,邓芝宏毅荷仔肩,皤然一老钦叶适,助理万机邺侯贤。老成谋国群依仰,  相似文献   
5.
读诗偶记     
一王荆公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永叔戏之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荆公作色曰:“宁不闻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耶?”菊之为物,枯而不凋,故前人咏菊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之句也。然则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为妄乎?曰,否!落英一般作落花解,在此则异,盖谓花之始放也。落训始,早见《尔雅·释诂》。菊之嫩者可佐餐,老而萎者只宜作药用耳。清人龚景瀚《离骚笺》引吴斗南曰:“落英者,谓始华之时。”义益明确。故荊公终不当援此自解。二往读荆公诗,“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其上更有“野人休诵北山移”之句,窃疑荆公出山,有人横加嘲讽,  相似文献   
6.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或称为《焦仲卿妻》,亦或以首句名篇,称为《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计有357句,凡1785字,在古诗中算是最长的一篇。其实,它之所以著称,并不只是在篇幅长,兼因它有多种的代表性。我们从这首诗可以明白封建制度下婚姻的不自由和家庭的黑暗情形;我们更可以从这首诗去了解古代的许多习俗、妇女生活状况以及古诗发展的迹象。所以,它既是名贵的文艺作品,也是重要而稀罕的历史资料。 本文的范围不拟涉及太广,只准备论定这首诗的写作时代。徐孝穆《玉台新咏》把这诗位于繁钦之后、曹丕之前,隐然认为汉  相似文献   
7.
《李白与杜甫》一书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同志的《李白与杜甫》,是一部探讨古籍的作品,为研究古典文学树立了良好的范例。我对这部书仅是粗略地看了两遍,还说不上有什么心得。但它给我的印象却是很深的,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先谈应行取法的几点: 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便标明我国大诗人“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并以足够的史料证成其说,意义深远,已有不少的作家加以阐发,我就不再重复了。本书自始至终用阶级观点评人论事,如谓杜甫是地主家庭,李白是商人家庭,因此,他  相似文献   
8.
释蚕     
《说文解字》(虫虫)部:“(?),任丝也;从(虫虫),(?)声.”案此非许君原文,乃宋人徐铉、徐锴兄弟妄改许书.据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第十四卷蚕字注:“说文,妊丝虫也.从(虫虫),(?)声.”徐氏兄弟擅改妊为任,并将虫字夺去,致不成辞.段茂堂复虫字,是也;而于任字不惟不加指正,且从而为之辞,谓“惟此物能任此事,美之也.”妊为孕育之义,许君用字精确,无可议矣,而段曲徇二徐,非坚其所失耶!  相似文献   
9.
卅一惠洪《冷斋夜话》谓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随行,日诵“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流泪。愚案朝云没于惠州,东坡谪海南,事在贬惠以后,朝云乌能随行。东坡在惠作《纵笔》诗,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之句,时宰闻之,复有儋耳之命(见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至朝云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泣不成声,《林下词谈》备载此事。二句原意,在东坡本为旷达之言;而朝云歌之,则顿生秋扇弃捐之虑。但此为惠州事,非在海南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