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属于后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例如西欧)社会主义才能首先取得胜利。他们也确曾探讨过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走另一条路,例如他们认为俄国的土地公有制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但这个起点是以“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准备并且双方互相补充”为先决条件的,只有在西方无产阶级胜利的情况下,俄国那样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借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之机,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正面阐述。《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3)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可靠保证;(4)人民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手段;(5)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6)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必须长期坚持和遵循的,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有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认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上,主要是从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认识中界定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不是的那个东西。在第二个阶段上,主要是在自我反思与自我否定中剔除许多长期被置于社会主义名下而实际上并不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东西。这两个认识阶段目前大体已经完成。在第三个阶段上,我们则试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从社会主义的自我确证中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探索目前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中苏友好协会是中苏关系风风雨雨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随着中苏两党从内部分歧到公开论战,中苏友好协会的功能与活动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与前一时期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机构萎缩、人员锐减、地位下降、活动减少与功能嬗变.经过痛苦而复杂的演变,到中苏大论战后期,中苏友协作为宣传苏联的组织已不复存在,作为对苏交流机构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但是,中苏友协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即便是在此后中苏长期对峙时期,它仍然通过极其有限的、象征性的活动显示着自身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斯大林模式的百科全书,是打开斯大林迷宫的一把钥匙。作为一个时代极具代表性的著作,《教程》是研究苏共党史、苏联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列主义传播史等都无法回避也无法绕开的话题。中国学术界对《教程》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现有研究成果仍然不够充分,研究力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度和广度也都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6.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迄今,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型,4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潜流的涌动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摆脱苏联模式的尝试,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的改革探索,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改革浪潮及90年代以来改革的深化.纵向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向深广推进的过程,而且每一次的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认真分析这些特点,既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也会给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列宁与苏维埃民主的最初形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果说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是苏维埃的直接创造者,那么发现苏维埃的意义,从理论上赋予它议会民主替代物之地位的则是列宁。列宁在苏维埃一出现就抓住了它的实质和核心,并在此后反复不断地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论证,凸显了一种迥异于议会民主的新民主模式。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又依据俄国的政治现实,设计出了苏维埃的第一个实践模式。然而,苏维埃体制在随后的发展中没能按照预设的轨道运转,而是出现了游离与滑轨,从而形成了作为后来数十年因袭一贯的政治体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政党的社会基础,打破了传统政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着政党的运作模式尤其是组织管理与宣传动员方式,政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及其对民众的掌控力大大弱化.面对诸如此类的挑战,一些政党适时改革,积极应对,成功实现了转型.但也有部分政党或无所适从,或无动于衷,一直在全球化的边缘挣扎,有的甚至被全球化浪潮所淘汰.国外一些政党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的某些经验教训表明,全球化既可以给一些政党带来拓展发展空间、扩大社会基础、加强国际交流的机会,也会给一些政党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使一些政党面临生存危机.在全球化的新时代,执政党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内外形势,面临更多的内外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否则,就会出现政治翻船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俄国苏维埃民主体制嬗变探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维埃民主体制没能按照预设的轨道运转,而是在其建立初期即发生了嬗变。这一嬗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其原因非常复杂。多党制向一党制的过渡、党内高度集权制的形成、委任制的普遍化、权力集中化趋势的加强等都为苏维埃民主体制的嬗变提供了某种契机。正是这诸多合力催生了新体制的框架,奠定了苏联后来数十年因袭一贯的政治体制的基础。探讨这一嬗变的机理,对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时代非洲的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苏东剧变和多党民主化浪潮冲击下,非洲社会主义也遭遇了挫折。但是,相对于民族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而言,非洲的民主社会主义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并且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还有所发展。总体上看,民主社会主义在非洲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