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美国补课     
在美国补课蒲隆关于我自己、奉行“镀的金会磨光,猪皮仍留在那里”的信条我是个本本分分的教书人,也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翻译匠。屈指一算,近十五年翻译出版的英美文学作品论数量将近200万字,论质量,拙译《洪堡的礼物》还意外地获得了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的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洪堡的礼物》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独特的叙述技巧、含蓄深刻的喜剧风格以及博览贯通的行文手法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洪堡的礼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卢雨菁  蒲隆 《社科纵横》2002,17(6):57-57
文章对英国小说《托诺 -邦盖》作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其遁世隐居、情感纠葛、拒绝皈依基督教、生前极少发表诗作 ,以及与当时浪漫主义文学潮流格格不入的创作主题和风格等诸多方面留给世人的困惑 ,在阐述和分析了国外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诗人丰富离奇的内心世界做一番全面而又较为客观的透视。  相似文献   
5.
一个波兰爱国志士的儿子,早年父母相继去世,二十二岁孤身来到英国时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讲,取得英国国籍前在海上闯荡了十几年,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小说家。英文写作风格独树一帜,但一日英语始终讲得不很纯正,让人听起来很费劲,以至于有一次他不得不谢绝美国人要他去讲学的邀请。这就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康拉德一生对孤独有着极其痛切的感受,因此有关孤独这一主题贯穿了他的小说的始终。他于1857年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波兰诗人兼戏剧家…  相似文献   
6.
伯吉斯《莫扎特与狼帮》中的跨文体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体写作是 2 0世纪兴起的一种独特手法 ,其特征是作品文体的不可归类性。以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 1 992年新作《莫扎特与狼帮》为例 ,通过对该作品中几种形式迥异的文体的解析来说明 ,在跨文体写作中 ,不同文体表现与各自相配的内容 ,从而达成完美体现作者复杂意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水天同翻译的《培根论说文集》问世半个世纪来,长印不衰,是诸多译本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之所以如此,是与译文的忠实可信分不开的。本文从译文学者式的严谨、完整、可靠、语言等方面,分析了该译本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1986年寒风怒号的一月天。黎明时分,维克·威尔科克斯在闹钟未响时就醒了。烦心事如他小儿子加里电子游戏机上敌人的宇宙飞船,向他冲来;生铁的价格、英镑的价位、销售部主任的无能、同行的竞争、老板的施压……这个位于卢密奇市的普林格尔铸造与通用工程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9.
伊迪丝·华顿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迪丝·华顿面面观●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  相似文献   
10.
索尔·贝娄最早的两部小说,尽管受到作者的轻视,但它们刻画的人物跟他后来作品的主人公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敏感内向、多疑好思、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苦苦追求人生的意义和道德新生的城市现代人(大多以犹太人为典型)。不过这两部小说严谨的结构和忧郁的风格还不足以展示贝娄独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