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世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人类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具有知识贡献的高素质人才,最主要的要素是知识和智能的投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是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并转化为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最根本的标准和最主要的基础是素质教育水平。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竞争。因此,强化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创新化、开放化和智能化,便成为新世纪推进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创新化是强化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生命线。素质教育的创新化指开拓先、手段新、更新快。…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推动着远程教育的日新月异,发挥其创新化、网络化和优质化的优势,必然使远程教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基石。因此,信息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新世纪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领先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化,使远程教育捷足时代发展的开拓点。领先创新化,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数字系列、多媒体系列和高速系列。数字系列指电视和音频等数字视听设备迅速更新,数字教学软件不断升华,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多媒体系列指主要媒体文字教材采用计算机新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后疫情时代国际局势纷繁复杂,不仅给世界政治经济带来强烈的冲击,而且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增强基础研究的战略性计划,强基计划的施行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立足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学生派出机制完善等关键因素,构建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的强基计划国...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大学的创办和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与此同时,在我国逐步深入开展的继续教育,也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竞争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面向广大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所进行的知识更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 ,研究高寒地区路面防冻厚度 ,并对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 .其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高寒地区道路建设有积极作用 .结论和建议对节省道路建设资金、提高建设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此前曾强调:“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复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据此,落实“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导和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全球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其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知识经济是学习型和教育型经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具有创新知识和能力的人;最主要的要素是知识和智能的投入;最主要的源泉是不断创新并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和科技;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根本的标准是教育、素质、机制和管理;最主要的基础是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  相似文献   
10.
捷克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对高等教育的国家管理机构、高等教育法、投入机制、学制、教学计划、高校的内部管理、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流动、学位和学习时间的认定、保证学生有平等的入学机会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效。分析研究捷克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