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脉络:其一是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序列,如曾昭旭、戴景贤、林安梧、陈祺助、陈章锡、蔡家和等学人;他们在致思侧重和为学疏密方面虽然不尽相同,但大致采守正船山而精研义理之立场。其二是劳思光先生,对船山持较为苛严的态度,指摘较多。其三是杨儒宾、何乏笔、赖锡三、刘沧龙、钟振宇等学人,重视“接着说”,倡导跨文化哲学理念,其研究旨趣表现出对牟宗三心性儒学较强的反思意味。海峡两岸两位船山学者围绕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的这次对谈,对以上三个脉络皆有涉及和较深入评骘,借此可以回顾与展望中国台湾地区船山学近几十年的发展态势,亦可见出两岸船山学乃至中西人文学术间的深层共振。  相似文献   
2.
船山《读四书大全说》一书系针对朱子及其后学而发,认为程朱理学的四书建构虽反佛老,然不知觉中却又受佛老影响,船山欲返回古义,以《论语》解《论语》的方式来重新诠解。船山反对朱子及其弟子辅广对《论语·予欲无言》的诠释,又排除道家"道不可道"、禅家"言语道断"的相关说法,最后认为,正解应表现出孔子的"刚毅木讷",以及慎言而付诸实行的精神。船山的见解或许未必就是原意,但其剔除理学中受佛老影响的努力,值得深思与阐发。  相似文献   
3.
老子思想中,道论可说是主要重点,而船山的道论思想以"两端一致"来贯穿,不只老子思想如此,如庄子的齐物思想"小大一致,休乎天钧"亦然,再如其作品《周易外传》,亦是以"乾坤并建,两端一致"的见解来诠释易经。"两端一致"可谓船山的形式用法,贯穿于儒、道诸学的诠释,只是内容不太相同;儒者,是以德行贯穿两端,而庄子,则以"逍遥"贯穿两端。其对老、庄的诠释似乎一样路数,但还是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船山于《论语》“礼之用”章的诠释,主要是针对《四书章句集注》而来。朱子以体用论之说来诠释“礼之用”章,将“礼之用,和为贵”的“用”字诠释为体、用之用,而“和”字则训解为“从容不迫”,有此从容之人才能显礼之可贵。船山则以为,“礼之用”章正是表现圣人制礼作乐的文化观,与体用论无涉,若依朱子的解法,则先王之制礼作乐并不足贵,而是要待行礼者从容不迫方才可贵。虽然船山学自身亦有强烈的体用义,不过船山认为对“礼之用”章套以体用论并不恰当。船山是将“礼之用,和为贵”的“用”字解作(礼之)“行于天下”,而“和”字则谓“和顺于人心”,即人心本具仁义礼智,而先王之制礼作乐便是和顺于此固有之要求而来,因此弥足珍贵。船山依此亦反对老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说法,老子只将礼视作外在的桎梏,却不知礼(乐)同于仁义等皆为内在,系人人本固有之。本文将对船山于“礼之用”章驳斥朱子诠释的部分以及回归先秦典籍脉络的解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船山六十六岁时作品《俟解》的诠释,探讨船山对君子、庶民与小人此三者之间的看法。《俟解》一书近于日记式的心得体悟,是依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的內容而抒发。“人之所以异”章谈论人、禽之辨,认为人与禽兽之异者,系“君子存之”而“庶民去之”,船山此文即以君子与庶民对举,而非君子与小人对举。船山藉此兴发个人感想,认为庶民看似无病,而其实为害更大,故要引导人之志向,勿流于平庸与凡俗;小人之恶,人人见及,且得而诛之,至于庶民之平庸则陷于流俗,病无可病,有其祸害,而诛不胜诛,因此为害更大。故对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中君子与庶民图像以及船山的诠释作一解说。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