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著名的苏联当代作家钦·艾特玛托夫说过:“我们未必能把奥赛罗,曼弗雷德、浮士德、奥涅金、皮丘林都称为正面人物吧。但是,我们对他们却颇有好感……”①。对《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他不是什么“正面人物”,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狂风暴雨的时代和复杂的阶级斗争情势,使他反复动摇于革命和反革命之间,后来在叛乱的泥沼中愈陷愈深,  相似文献   
2.
浅议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知识与创新,为此要格外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的是“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中国实行个性化教育,应在改革传统学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开放式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3.
《初恋》最初发表在一八六零年俄国的《阅读丛刊》第三期上。屠格涅夫曾说过:“《初恋》也许是我最爱的作品,其他作品或多或少有编造的部份,《初恋》却根据真事写成,不加一点修饰,每当我反复阅读时,人物的形象就在我眼前鲜明地现出来。”①  相似文献   
4.
《圣经·创世纪》讲,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然而,当人类走出中世纪的蒙昧之后,却一步步得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上帝;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它不仅在宗教批判史  相似文献   
5.
欧也妮·葛朗台是同名小说中的主要正面形象。巴尔札克给她以特别的重视,甚至把她也列为《人间喜剧》中“无可疵议”的人物。作者把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视为自己笔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①,这同欧也妮形象的塑造有着很大关系。 小说中的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首富家的独生女。老葛朗台是靠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削起家的暴发户。讲起他的理财本领,已非高布赛克之流的前辈能够相比;可要说贪婪吝  相似文献   
6.
从浮士德到西绪福斯蔡申浮士德和西绪福斯,一个是启蒙主义先驱歌德用毕生心血浇铸而成的理性巨人,一个是存在主义代表卡缨热情讴歌的浪漫英雄。从表面上看,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艺术典型。然而,透过表面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两者许多内在的一致。歌德晚年说过:“我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略显沉寂的宁夏文坛,1997年竟一下子涌出了五部长篇,其中,写文革的两部尤为引人注目。张武的(涡漩》(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以某省省会为背景,展示了文革初期直到革委会成立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南台的计朝县令》(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讲述的是1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对人生哲理极其深刻而又卓越的艺术表达。李煜词中的悲剧性感发并不囿于个人世俗的悲欢离合,而是揭示了当人类置身永恒宇宙的对立面时的必然命运,揭示了生命的悲剧性本质,具有超越个体和时代的普遍意义。从作品的深层意蕴来讲,他在《相见欢》中所说的“朝来寒雨晚来风”,同样也是命定的必然。朱彝尊的《桂殿秋》就揭示了每个人都只能孤立地面对自己的命运,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和谐、理解和沟通。苏轼的作品则集中体现了对这种命定悲剧的化解态度:正视命运,正视人生的缺憾,力求与命运的和解。这当中,有生存的悖论与现实的抉择,有精神的困境与超越,也有中国式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完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