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承节先生的《中印人民友好关系史:1851—1949》于1993年底出版,实际上见到书是在1994年晚秋,当时我正在撰写《中国与南亚文化交流志》,承蒙惠赐,高兴万分,以为是雪中之炭、久旱之雨。故得书后即通读一遍,其若干章节又拜读再三。不敢贸贸然妄加评论,仅将部分心得略书于次。 先生此书,凡30万言,24章,纵述近代百年间中印关系史上的大人大事,以时序为纲,以人事为领,博涉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宗教、文学、艺术,乃至学术等众多领域,其资料之翔实、分析之透彻,均见妙手斫轮之功、入木三分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的概况,尤其对改革开放后20多年来发表的有关专著、论文集和资料集作了重点介绍和评价,并归纳了特点,提出了不足。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两位学兄朱明忠和尚会鹏的大作《印度教 :宗教与社会》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同行、同事和友人 ,他们自然要赠书与我。他们赠送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 ,更主要的是让我分享他们的感受 (苦与乐 ) ,分享他们的成果 (苦乐果 )。他们出版的书已经不少 ,我读他们的书也已经不少 ,从中获益当然也就不少。这一次 ,我想把读这本书的体会写出来。印度是神秘的 ,大家都这么说。但印度神秘在哪里 ?最简单最直接的答复是 :印度的神秘主要来自印度教。一旦走进印度 ,要想真正比较深入地了解印度 ,就必须对印度教有一个较全面和较系统…  相似文献   
4.
《: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分属两个系统,一个代表真言乘,一个代表金刚乘,前者倾向于"右道"而后者倾向于"左道"。《大日经》一方面在维护大乘佛教,但另一方面也受到印度教的多方渗透。  相似文献   
5.
寓言中有一大类是反映道德问题的,被称为“道德寓言”。自然,明清寓言和印度寓言中也有一批属于这一类。本文试图通过几组寓言的比较,谈谈中国古人和印度古人在道德观念上的异同。当然,因为我们很难抓住某则中国寓言的作者和某则印度寓言的作者对他们的道德观念作具体比较,而只能对中印古代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道德思想作些对比,所以,这种比较会显得笼统一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一个侧面去深入了解这两大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6.
值此纪念谭云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南亚研究室全体同仁讲几句话。 今天上午,各位老师、各位长者回顾了谭云山先生在半个多世纪里为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所做的不朽贡献。的确,谭云山先生为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其业绩和成就是辉煌的。如果说,唐朝玄奘大师是古代站在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高峰上的巨人,那么,谭云山先生则是近代以来站在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高峰上的巨人。谭云山先生和他的业绩,对我们每个从事印度问题研究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榜样,都是一种鞭策。今天,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古时代就有了关于龙的传说。可以说,龙是中国的土产。但是,在印度故事,主要是佛经故事传入中国以后,印度古代关于那伽的故事也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龙的形象发生影响,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到唐代便出现了《柳毅传》这样脍炙人口的龙王龙女传奇。  相似文献   
8.
今年 9月 1 4日是印度的“印地语日”,为期 1 0天的第七届“世界印地语大会”也在新德里隆重开幕。这引起了印度印地语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在世界上的流传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地球上的兴衰 ,至少目前是如此。印度独立前后的历代领袖人物都深知语言问题的重要。独立前 ,圣雄甘地就一再主张以印地语为国语。1 949年 9月 1 4日 ,印度立法会议通过决议 ,决定以印地语为国语。另一方面 ,在政府领导人试图使印度成为世界强国的同时 ,也曾极力使印地语成为世界性语言。为达到此目的 ,他…  相似文献   
9.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和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部书。《旧唐书·经籍志》对《西域记》未加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子录道家类,自宋以后,各著录家多入史部地理类(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而吴承恩的《西游记》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小说。那么,《西域记》与《西游记》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先生在《西游记考证》中说,这两部书之间“有点小关系”(《中国章回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和印度的猴文化概况,然后对中国和印度猿猴故事的创作方式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印度猿猴故事通过佛教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