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国词人受常州词派及清季四家影响,作词多奉清真为圭臬.汪东为时风所染,服膺清真数十年如一日,其词学观多与词坛气韵相通,所作亦能得清真词"沉郁顿挫"之妙,堪称民国词坛宗周一派代表词人.  相似文献   
2.
吴江垂虹亭是宋代文人南来北往水路交通的必经之所,一直吸引着诗人词客登临觞咏。而历史上的“三高”故事又积淀成此地深厚的隐逸文化底蕴。这正是宋词史上垂虹亭词不断涌现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垂虹亭词题材、风格和意境与区域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时代文化心理、作者的个人经历与学识秉性所起的作用也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江南文化精神形成的地理基础.认为江南地区温和湿润的气候、水乡泽国的地形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稻作和舟船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制约江南文化精神发展演变方向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描述两宋江南地区词人的冶游之风,展现其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并在分析"冶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江南地区之所以冶游之风盛行,除了和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冶游传统有关之外,实是因为宋代词人身处积贫积弱之世,在佳人命薄和文人不偶之间找到了共通的苦楚。  相似文献   
5.
薛玉坤 《兰州学刊》2007,(11):186-188
文章以区域文化的视角探讨湖州地域文化对宋词创作的影响。追述湖州文人酬唱的传统,指出宋代湖州繁荣的词坛风会实由此而来;并重点拈出"浮家泛宅"和"渔父"这两个湖州最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阐明宋代隐逸词表现策略的构成来源。  相似文献   
6.
吴梅早年即亲炙朱祖谋,其汇校梦窗词的举动、对梦窗词的体认,以及以苏辛救梦窗词晦涩密丽之弊的主张,莫不与清季民初词坛宗尚气韵相通.其沉郁悲壮、雄奇缜密的词风,亦即由此化出.且其长期执教南北上庠,民国诸多词家与学者多出其门,故吴梅在近现代词史中光前裕后的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薛玉坤 《阅江学刊》2012,4(3):109-113,120
仇垛为民国时期金陵著名教育家与词人,五十之后始肆力为词,词学交游广泛,但作词能不为时风所囿。早期转益多师,出入南北宋诸家,于北宋词人所得尤多,且受相对闲适生活的限制,词作多呈现出清丽和婉、闲雅蕴藉的特征;后期由于世变时运及个人遭际的影响,词的情感内涵与审美风貌发生较大变化,显得更为清空、冷峻、峭拔,词境词心较接近宋末词人,诚不失为民国词坛一大作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