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论《美狄亚》悲剧的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狄亚》男女主人公行为的解析,论述了人类从童年到中年由浪漫而现实的共有走势,少壮时的浪漫激情与无所顾及的个性追求,中年时无可奈何的现实挤压,直至演化出人生一幕幕悲剧,要么血祭,要么堕入虚无。由此,展示了人类古今文明同构的悲剧性,显示出具有广泛意义的一脉相承的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古希腊是东西方的代表,两个文明古国都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运用神话诉求民族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认知,探索自身来源,显示了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性和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思神话,我们不能不追问中国、希腊天元条件于初民的认知影响,中希民族生存权与话语权的获得,以及中希创世纪神话对民族所具有的哲学高度的终极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宗教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底蕴内涵进行了比较论述,揭示了两部作品打动世人,又为世人所接受的原因──儒释道文化交互激荡所铸就的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人物有才补天又难展其才,在坎坷与痛苦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归入宗教空门,以求拯救,以得归宿,以完残梦。  相似文献   
4.
每种艺术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艺术世界是作家主体的目标意识,作品对象的世界是作品终极所在.《巴马修道院》是一部典型的艺术家对象化且具有政治倾向的作品,以经济符号显示内涵,揭示贵族阶级的反动,"陶铸"变化世界的新人,展示民族心灵,说明封建社会灭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对比较文学的现状进行探讨,对目前一些疑惑问题———学科界定的宽泛性进行了分析,重在呼吁学者们注重学科建设,在完善学科理论中,纳入前沿研究成果。使学科克服自身危机,健康发展,使比较文学成为一种广泛对话的结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曹雪芹与司汤达的《红楼梦》和《巴马修道院》的主 题命意的比较探讨,展示了两位不同民族的作家在对待重大历史现象时所表现出的一致的使 命意识: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文学形象.用哲学家的智慧,揭示出一个共同主题──封建阶级 因为自己的掘墓人的产生,已走向崩溃而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