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1.
计海庆 《理论界》2009,(9):12-14
文章从政治和理论两个角度论证了网络媒体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的必然性,同时指出在纪检监察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网络媒体的监督优势,还需要认真对待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克服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立场来理解作为技术哲学的后现象学,这是对唐·伊德思想的一种误解。由于在悬置和变更等基本概念上与胡塞尔现象学出入甚大,后现象学只能算是一种修正主义的现象学;在哲学观和技术观上,后现象学更多地是汲取了杜威实用主义的观点;利科的解释学及对文本概念的广义理解,决定了后现象学必然是一种以探究人工物的意义为旨归的物的解释学。在理解伊德技术哲学时,实用主义和解释学是两个重要、但被忽略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计海庆 《社会科学》2005,(5):124-128
主张信息共享的黑客文化的产生和演变,与计算机技术从实验室中产生并应用于社会是同步的;黑客文化本质上是由计算机技术导致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在价值观上的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4.
早期谢林哲学的核心概念“理智直观”在黑格尔看来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的外在性的规定,它无法完成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真正统一。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的“精神”概念是基于人和社会关系的辨证运动而提出的,人的自我意识的欲望的和目的论的本质保证了“精神”是以自身为目的地发展着的,克服了谢林形式主义的外在性的“理智直观”的,完成了对谢林同一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计海庆 《理论界》2011,(11):110-112
1966至2009年中国高校哲学系的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文革中的高校哲学系停顿和曲折办学时期,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高校哲学系恢复发展时期,以及90年代初至2009年,高等教育全面改革下的高校哲学系调整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与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学习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1 0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的代表及沪上的一些专家学者共 40余人。《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赵石宝、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郝铁川、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尹继佐出席了会议。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与会代表围绕着“以德治国”中“德”的内涵是什么 ,“德治”…  相似文献   
7.
计海庆 《理论界》2011,(1):86-88
本文阐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之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哲学院系的设置情况。指出高校哲学系的建立走过了一条从中央集中统一到逐步向各地分散办学的道路。这一趋势是由当时的国家建设需要和教育政策变化从宏观上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计海庆 《理论界》2008,(6):105-107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是创新理论,而不是“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与技术生产、发明等无内在关联。这种区分的哲学基础在于人类交往活动和制作活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