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意义深远,更对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阐述了农村信用体系的理论内涵,建立了交易视角下的农村信用机制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对现有阻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体制及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自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美苏就针对此事提出各自不同的战略,苏联明确反对索尔仁尼琴授奖一事,并于1974年将之驱逐出国门;与之相反,美国则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于同年10月授予其"荣誉公民"的称号。针对美苏两国的做法,索尔仁尼琴表示既反对苏联的做法,又不认同西方的主张。他这种超越政治与历史而仅从文化理念去理解世界的主张来源于他的民粹主义思想,来源于他的带有宗教性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4.
约束与深化:我国村镇银行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改革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村镇银行应运而生,但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致使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发展也面临各种约束.我国需要结合农村金融的现状,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支农的效应,创造性地展开业务经营.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论述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现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本身的教学实践 ,如何在房屋建筑学、公共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加强现场教学工作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如何在毕业设计中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方面作出探索 ,介绍教学安排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十分滞后,存在着一系列缺陷,最终损害了银行的竞争力,增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鉴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借鉴国际银行业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治理环境,稳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预警通胀:需要客观分析价格传导机制 (一)2003年市场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 2003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价格均呈现回升的走势,价格运行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救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始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华尔街投行破产迅速向整个金融领域扩散,并很快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目前,这一金融海啸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而远没有结束.而总结危机发生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寻求渴望与成熟市场"接轨"的、仍处于成长与转型之中的我国经济与金融市场而言,无疑会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R&D效率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要素RD效率估算框架下测算我国各省份工业部门的创新效率,并对影响我国地区创新效率差异的因素进行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结果显示,对地区间创新效率不平等贡献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地区要素禀赋、RD投入、FDI及进出口贸易等。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创新政策:东部地区应着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利用创新先发优势挖掘创新潜力;中西部地区应依循比较优势发展潜力行业,通过企业创新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融安全对维护一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维护金融安全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与有关部门发挥好协调作用。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建设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达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之目的。建立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必须加快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金融机构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