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在抗日战争后期提出的,但在当时以至后来较长时期里,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是作为同一个概念通用的。如,刘少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克主义思想》一文要求全党“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孟什维克主义思想”。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一国两制”方式的新思路,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指导思路的转换,即由“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向“用新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转换,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对人们的政治意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具有导向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无产者”和“资产者”处于政治、经济的对立之中,生产发展的成果为“资产者”一个阶级所享有,“无产者”处于畸形、片面发展的境地。马克思认为“无产者”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然后在新社会中变为“有产者”,实现路径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对“无产者”变“有产者”思想的正确理解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许庆朴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性,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它们之间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才给我们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重点研究世界观或者重点研究方法论的可能性。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同外国的关系,我国从此开始以世界大国的身分走向世界;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出现前所未有的民族整体觉醒,从而为民族的复兴和腾飞造就了前提条件;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当代中国重新崛起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51年前的这场战争,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拟定专业培养素质规格指标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一步.这些专业素质要求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审度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岗位上独立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据此设计出由三个学科群、十五门专业课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论立足于中庸的核心理念“中”,选取中庸的执中、和中、权中与现代方法论的对立统一、分析综合、质量互变相对接、联姻、结合而生成。它要求在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寻求对立面的统一时,求中同(统);在运用系统论进行分析后的综合时,求中合;在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量度变化时,求中度。这是一个新方法。它使对立统一、分析综合和质量互变摆脱二元思维定势,走出“突变哲学”困境,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化。同时,使中庸进入中同(统)、中合、中度的理想状态,实现了现代性转化,成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理论和历史实践表明股份制是“个人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个人所有制”特征在股份制这种经济组织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个人所有制”理论既解释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诸多社会主义因素的现象,也为我国现阶段的股份制改造指明了方向。随着股份制在西方和东方的普遍建立,马克思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科学预言正在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而变为现实,并逐渐显示出其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们大约从梅林、普列汉诺夫、拉法格以来,就把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在于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试图在几年来全党学习陈云经济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陈云经济理论的体系.初步拟定,这个体系的框架为:"国力论";"国情论";"求实论".(一)"国力论"的核心观点是"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这是陈云总结执行"一五"计划的经验,1957年1月省、市、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的主题.所谓"国力",是指包括投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消费物资、外汇等四个主要方面在内的国家财力、物力.所谓"建设规模",是指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即包括工厂、矿井、铁路、电站、农场,水库、商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