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应当从保护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限制国家征收权的基本理念出发进行设计,土地征收应严格遵循公共目的性原则,法律应当允许通过征收以外的方式进行土地集体所有权向国家所有权的转化,或农村土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化,应加强土地征收的程序约束,实现土地征收程序的规范化、透明化.  相似文献   
2.
余光辉(以下简称余):许教授,您好!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有人认为,只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才需要经济法您作为经济法领域研究的资深学者,请您谈谈经济法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环境发展的现状需要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环境管理行为也需要公民广泛的监督.但是,作为参与环境保护与监督政府环境管理重要手段的环境行政诉讼,却受到环境保护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约束与限制.赋予公民环境行政诉权,是行政诉讼法上扩大原告资格范围的必然,也不会导致公民滥用诉权.所以,必须通过行政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完善,建立公民环境行政诉权实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担保——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保经济激励功能的产生,使得政府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担保制度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在多个领域利用担保手段扶持弱势产业及弱势群体。担保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也要注意控制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与法律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公民环境权的法理基础的分析和对与公民环境权有关的国内、国际立法的考察,论证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阐明了将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对待的重大现实意义。并指出,将环境权确定为基本人权必然要求在法律制度上作出适度的回应。为此,需要在宪法中将公民环境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明确规定,通过民事基本法对环境权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进行明确的界定,通过环境管理性的法律建立各种预防环境权侵害的社会管理制度,并通过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为环境权受到侵害的公民提供及时、便捷的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招聘策略是获取胜任工作,降低离职率,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键。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提高招聘有效性的方法和技术,分析这些方法和技术在实现人职匹配中的重要作用,为组织挑选合适的员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以完全学分制下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教育为对象,提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升本课程体系,为专升本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和职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地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民乃至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农地提供的保障功能应该是多层次的,但是目前贫困地区农地的利用现状极大地制约了农地保障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在保护农民利益和保护农地的基础上政府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制度的完善,构建适合当地经济水平的农地利用制度,实现农地保障功能的最大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荒废”、“儿童学习劳动”、“基本生存能力减弱”等问题,在日本的中小学中早已有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有着社会、学校、家庭等几方面的原因。日本学生当前的这种状况,引起了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提出了“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创造宽松的培养环境”、“削减教学内容”、“教育行政权力下放”等等系列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