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论分析理性     
作为探索真理的两种理性,思辨和分析有着实质的区别。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产生现代科学技术,是因为缺少分析理性的传统。分析哲学的价值,在于它在哲学研究中提倡分析理性和科学精神。思辨与诡辩只有一步之遥。“哲学科学化”这个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信性认知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T-原则是一种过强的认知原则,一般的认知不具有此性质。"逻辑全能性质"不只是"理想认知主体"才具有的认知性质,一般的"理性认知主体"也具有某些"逻辑全能"的性质。在一种修正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下,削弱了"逻辑全能问题",并且保留了那些合理的认知性质。认知T-原则在这种语义学下,不会有效。自信性以及弱自信性认知逻辑系统刻画了认知主体的自信性和弱自信性。这两个系统相对于这种语义学有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3.
使用普遍适用的邻域语义学对否定进行分析。首先找出否定的刻画条件——反单调性,然后在该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其它的性质(如单纯性、证据对立、强弱否定性质等),从而得以审视逆否律、德摩根律、双重否定律、排中律、矛盾律等与否定有关的一系列逻辑定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否定。这一过程促进我们对否定联结词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实质蕴涵与逻辑蕴涵在经典命题逻辑中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并不是在任何逻辑中都一致。建立在非经典逻辑基础上的知识逻辑SI允许存在不一致的信息,但是却不会得出“任意结论”。SI仍有完全逻辑全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逻辑全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系统的“典范性”与“有限模型性质”是与“完全性”紧密相关却又有本质不同的概念。通过KW系统说明有限典范模型与滤模型是证明系统有限模型性质的两种不同方法,但在技术上却有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6.
证明理论的一致性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直接给出满足理论的语义结构;二是从一种理论的一致性得到要证理论的一致性。相对化的方法属于第二种方法,它可以从弱系统的一致性证明强系统的一致性。相对化证明理论的一致性实质上是以某个理论为中介,间接地给出满足理论T的语义结构。相对化的本质是保守性的翻译,而保守性翻译恰是从弱系统证明强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认知T-原则是一种过强的认知原则,一般的认知不具有此性质。“逻辑全能性质”不只是“理想认知主体”才具有的认知性质,一般的“理性认知主体”也具有某些“逻辑全能”的性质。在一种修正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下,削弱了“逻辑全能问题”,并且保留了那些合理的认知性质。认知T-原则在这种语义学下,不会有效。自信性以及弱自信性认知逻辑系统刻画了认知主体的自信性和弱自信性。这两个系统相对干这种语义学有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8.
使用普遍适用的邻域语义学对否定进行分析。首先找出否定的刻画条件──反单调性,然后在该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其它的性质(如单纯性、证据对立、强弱否定性质等),从而得以审视逆否律、德摩根律、双重否定律、排中律、矛盾律等与否定有关的一系列逻辑定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否定。这一过程促进我们对否定联结词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实质蕴涵与逻辑蕴涵在经典命题逻辑中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并不是在任何逻辑中都一致。建立在非经典逻辑基础上的知识逻辑SI允许存在不一致的信息,但是却不会得出"任意结论"。SI仍有完全逻辑全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逻辑全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