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1.
论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典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伯礼  许秀姿 《学术论坛》2005,2(4):106-110
习惯、习惯法和成文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及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习惯不应大量体现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只能将其作为法律的补充渊源,而且应具体内容具体对待。大陆法系国家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给习惯的角色定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民主的理念和原则为衡量标准,审视我国中央立法机关各提案主体的提案权,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在和国外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立法时机的决策是当前提高立法质量,改进立法工作的必要一环。立法时机是指立法者做出是否立法以及何时立法的决策时所应考虑的各项主客观条件。从立法时机的构成而言,立法时机包含了制定法律的时机、修改法律的时机以及废除法律的时机。在进行立法时机的决策时,立法者至少需要考虑立法需求和立法可能两个要素。前者包括社会关系的广度、深度等三个层面,后者则涵盖了立法能力等三个层面。同时,立法者可以采取预测立法需求、编制立法规划和采取"短期立法"模式等作为立法时机选择的方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