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且至今农村人口仍然占多数的国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本到心灵,冒着热气、带着温度,延伸到广泛而分散的乡土社会,才能彻底化解横亘在马克思和农民之间的话语尴尬,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向农民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以农民为受众,通过形式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塑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农民立言,拓展农民的话语空间,让农民不被时代抛下;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农村建设的理论供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提供科学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