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普米族、白族、纳西族、怒族和独龙族等南方诸民族中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格萨尔》异文,它们与青藏高原的格萨尔史诗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然而与藏族格萨尔史诗相比,它们在文本形态上呈现出对史诗宏大叙事的简单勾勒,处于史诗的萌芽状态。这些文本在角色组成、形象塑造、主题情节等方面都具有类型化、简单化、程式化的特征,保留了史诗的故事范型和核心主题。《格萨尔》在南方诸民族中的流布,是藏族文化传播和文化交融互鉴的结果,也突显出南方诸民族共同的呼唤英雄、崇拜英雄、寻找英雄、塑造英雄的文化情结,彰显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国内外藏学界对本教的名称“本”一词有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1)念诵说,2)与佛教的Derna,即佛法同义说,3)作巫术之意说,4)作祈求或恳求说。其中持念诵说观点者居多,他们的依据是,“在一些历史书籍中认为‘本’一词是藏语古词,与香雄语中的‘Gyer’即念诵相同。‘本’为藏语古词这不仅毫无疑问,而且‘Gyer’一词源于香雄语,等同于‘本’之意,也是无需任何怀疑的,‘Gyer’一词还在藏语和香雄语中并用,它在本教古文献中作‘念诵本教仪式中的颂词’之意使用”。以笔者管见,这种解释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很完整,但经不起仔细推敲。“本”与“Gyer”一词同义,这没有错,进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1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将永远铭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也部集中在以往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位于青藏高原的一个山城——玉树结卉镇。这座美丽的草原古城,在山崩地裂的7.1级强烈地震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的两种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妇女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女神、女奴和女性三个发展阶段。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女性是整个人类崇拜的偶像,她创造了人的自然世界,她用神奇的子宫孕育出神奇的生命,并以神奇的力量维持着每一个新的生命,也延续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她发明了原始农业,还构建了人的社会之家。母系氏族公社在原始社会悄然出世,  相似文献   
5.
一、导论很多世纪以来,佛教深深地植根于藏族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有数以方计的藏族僧侣和大德喇嘛根据佛陀、菩萨和功德成就者的教义进行修持,而且还著有涉及佛教各个侧面的大量的文献。甚至佛教教法也渗透到了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为藏人的整个生活定下基调。佛教,作为一种居统治地位的因素,藏族的生活、历史、文化及其文献著作也无疑会受到它的影响。更有甚者,公元七世纪由于佛教文献的大量翻译使  相似文献   
6.
口头传统理论先驱洛德生在《故事的歌手》中把由艺人自己将自述的文本用书面形式写下来的文本确定为“自撰口述文本”,《格萨尔》的伏藏文本即可以列入此类文本范畴。但是,丹增扎巴的《格萨尔》故事文本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伏藏文本不尽相同,他把佛教伏藏中的“智态化”(藏语称气吖帑)伏藏传承方式纳入到其创作中,演绎成为史诗文本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成为神授、掘藏、圆光等传承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格萨尔》叙事类型和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7.
《十六法》产生于公元十六世纪初的西藏噶玛政权时代。它是借鉴了在它以前的吐蕃法律和帕姆竹巴时期的《十五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后来《十三法》等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因此,《十六法》在整个藏族封建农奴制法制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教中的几个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语中本为“生命方式”(Way of life)之意,传统的解释为“法之本”.藏族称西藏为“蕃”。在古藏语字母书写中,作为音尾的英语译音“n”和“d”往往交替使用,例如:早期吐蕃君主的称号即可写成tzedpo(btsad-po)也可写成tzenpo(btsan-po),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况且,直到大约公元七世纪,藏族人仍然称西藏为“本”(pon),“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