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前,检察委员会制度面临诸多质疑。对检察委员会的成因解析表明,检委会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保障法律的统一实施,弥补个体检察官的"知识不足",是我国检察机关整体独立的必然途径,是法律监督权内部分权的需要,有助于防止检察权滥用。我国应当进一步改革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更好地实现其职能。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监督员制度有违程序法定原则,违背了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人民监督员的决定在功能上也值得质疑。因此,该项制度能否继续推行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口供运用现状的实证调查,对于正确认识和改革完善我国的口供制度,推进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检察官对于侦查中的口供过于信任;法官对非法取证的查证基本上形式化;我国非法口供的排除主要限于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精神折磨,而对于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式获得的口供并不排除。  相似文献   
5.
6.
从逮捕功能与程序设置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是研究我国逮捕制度改革的全新视角.我国逮捕制度的预设功能在于,对逮捕进行事前的外部审查,决定是否长期羁押,这种“事前预防”功能应当与审查逮捕程序的“低标准”对应,以实现保护人身自由与保障侦查的平衡.但是,由于我国审查逮捕程序设置的“高标准”,批捕程序无法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导致“事前预防”功能和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的虚置.改革应当着眼于制度功能与程序配置的融合,降低审查逮捕的程序标准,以实现逮捕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8.
谢小剑 《南都学坛》2008,28(4):111-113
对于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的"上命下从"关系,存在将其理解为绝对服从命令的误识。通过比较检察官、行政官、军人之间的"上命下从",表明为了保障下级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检察系统的"上命下从"是一种柔性的服从,下级检察官并无绝对服从命令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司法信任面临危机,这与我国司法惩戒机构设置不合理密切相关.为避免内部惩戒的弊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实现人大监督司法从案件审理向行政管理事务的转型,应当在中央、省级人大下设司法纪律惩戒机构,实现司法责任与司法独立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我国检察机关的公诉裁量权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公诉裁量权滥用的风险.我国传统上以实体要件作为公诉权滥用标准,但这种标准已经不适应权力制约的需要.为了防止公诉裁量权滥用,我国应当明确歧视性起诉、报复性起诉和轻微犯罪起诉三种新型的公诉裁量权滥用形态,并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