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居民扩大人民币持有动机出发,审视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微观行为基础。首先构建基于货币替代条件的微观主体货币选择模型,再以香港为样本实证检验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预期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冲击短期且剧烈;即期汇率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冲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当地非货币资产收益水平对人民币区域化存在滞后的负面影响。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丰富境外人民币金融产品,加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是夯实人民币区域化微观基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货币体系变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除了重视国家的宏观政策作用外,还要重视本土企业的微观市场作用,以贸易和投资两条主要途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行人民币计价贸易,以贸易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增强本国货币的影响力;以贸易为依托有顺序地拓宽人民币直接投资区域,并辅以人民币金融投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可接受性。本土企业还应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把握好与国家和其他微观主体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外贸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微观基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选择计价货币的行为是由计价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以及汇率稳定性等基础因素决定的.实证分析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主要由宏观经济基础支撑,基于外贸的微观基础稍显薄弱但已具备一定力度.在外贸微观基础的三个要素中,规模要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力度最强,结构要素作用的发挥有一定滞后性但具有较大影响潜力,风险要素的力度最为薄弱.因此,应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外贸微观基础,特别是可以通过优化外贸结构并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