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910—1911年,东北爆发了一次特大鼠疫,造成6万多人死亡,其危害程度在中国近代史上亦属罕见。引发这场灾难的原因有多种,而铁路是加重灾难的影响因素之一。在鼠疫流行第一、二阶段,铁路对扩散和传播病毒起了助推作用。有鉴于此,铁路系统采取了诸多防控措施,如遮断铁路、隔离乘客、铁路检疫、清洁消毒及焚烧染疫火车与尸体等。但是,铁路系统未能尽心尽力实施,致各种措施反复变化。从“为主权”与“为民命”的防疫思想进行分析,不论是日俄两国,还是清政府内部,名义上皆以消灭鼠疫为由,在实施过程中均顾及自身利益,使铁路防疫未能达成一致行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江西省金溪县涌现了众多善士,他们多是儒士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在其家境富裕后便乐善好施,投身于本地的慈善事业,为族人谋福利。金溪善士行善内容丰富,善事繁多,尤以修路、教育、救灾等三类最多,而较少的是义田、慈善机构、义渡等三类。究其思想根源主要是儒家的仁爱、大同思想与义利观;同时,他们在行善过程中也阐发了教养兼施、劝人为善的重要慈善理念,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