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1.
在四川西部横断山脉北缘的德格县境内,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的雪山峡谷之中,有一座傍山而建的两楼一底的普通藏式楼房,红墙紧围,貌不惊人,乍一看和藏区的一般寺庙并无两样。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藏族文化艺术宝库、我国藏族地区最大的一所宗教印  相似文献   
2.
在《可悲的热带》(1955年)一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声称:给他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地质学与精神分析学。“它们都是一种超理性论,目标都在于将感性认识统一于理性认识而丝毫无损于其各自的特点。”从《可悲的热带》到4卷本《神话学》末卷《裸人》(1971年),斯特劳斯一直都在谈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在《神话学》第1卷《生食与熟食》中,他明确表示:“我们希望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逻辑特性就象味道、气味一样直接表现为物质属性。”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要“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起放在符号的水平上,以克服二者的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动态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着中国史研究重新体系化这一目标,日本中国史学界京都学派和历史学研究会之间,以及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曾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状况的史学研究归于沉寂,日本汉学界更加注重对个别事物进行观察.虽然日本汉学界有克服微观个体研究局限性的尝试,但就学术界总体而言,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4.
<正> 内藤湖南(本名虎次郎,雅号湖南。1866~1934)是近代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的先驱,他的学问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出生于日本东北的秋田县,曾担任过小学教师、杂志记者、新闻记者等职务,之后于1907年就任京都大学教授。他精通清朝考据学等中国传统的学问,长于诗文、书法,同时对新发现的出土文物也寄以极大的关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