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讨论,本刊转载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与《科技日报》记者汤东宁的一篇采访对话,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众设计的审美意识和设计需求是培育优秀设计的土壤,是发展工业设计的社会基础。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史表明,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提高大众设计的审美意识,为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色"的流行,表明中国人思想和人性的进一步解放,是国民设计意识提升的标志。中国发展工业设计的人文社会环境开始成熟,社会各界应积极培育、正确引导大众的设计审美意识,迎接中国设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于采油厂基层党组织来说,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六个一"建设的今天,要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在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工作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紧密联系,纵观我国当前的旅游职业教育,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课程改革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形势需要。文章介绍了国内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的研究,充分借鉴了国外几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以期对我国旅游类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元末顺帝时期,政治腐败,"三农"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农民生活困苦、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管理混乱、村社组织涣散等方面,腐败不堪的政府施政失败,导致了"三农"的相关政策执行不力,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导致了元末经济的崩溃,同时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速了元朝的覆灭,还对明初的相关政策措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探索艺术设计的源头入手,追求设计责任意识的向度培养,阐述着多元文化格局的互相渗透,使眼底观照的对象和心中契悟的真意流露于笔端,使个人的文化印记、个人的思考实践得到了深刻的映射和本质的显扬。培养学生设计责任意识,现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创意能力主要表现在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独立提出见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层次为主要探讨对象,通过对其内涵的言诠和教学祈向,提出培养学生创意层次的客观性和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魏燮均以一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诗书"语言",醒豁开启着自身的内心感受。他立足自我"寄情其中",强调自身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祁向,自觉或不自觉地祭起了"地域性"文化诉说的旗幡。  相似文献   
9.
司法的最高价值就是公正.司法公正绝不是司法的唯一价值,从近年来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的司法改革来看,司法公正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有赖于对司法效率的追求;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大内容,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司法公正价值的重要内容;此外,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是当前理论界颇有争议的对待司法的两种态度,如何在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之间寻求必要的平衡以实现司法公正也值得思考.因此,司法公正价值需要整合.司法公正价值的整合是诉讼法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