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文章在科学哲学的视野下分析了解释达尔文难题的几种路径:群体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互惠理论、副产品理论等。首先分析了这些途径各自的论域、理论自洽性和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提出在社会生物学范式下利他问题的两种研究的方法论:第一,对所有动物共有的利他行为进行分类,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标准;第二,对人类特有的利他行为构建新的研究纲领进行研究。随后在新的研究纲领下构建了人类纯粹利他行为的博弈论模型。并提出利他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综合自然主义方法与非自然主义方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存竞争,以此建立的行为准则是,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身获得好处.这种行为准则难以解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这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困境.笔者认为,目前盛行的几种个体选择理论都存在一些解释力方面的局限性,而副产品互助理论的引入则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其中的一些缺陷.笔者认为,亲缘选择理论、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和副产品互助理论有机综合在一起,可以较为系统和完整地解决达尔文难题,并且这种解决方式是在个体选择纲领下完成的,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贾栗  刘钰曦 《创新》2016,(2):14-20
理查德·亚历山大的生命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于生命个体之间互助行为的解释。他的间接互惠理论研究为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对于社会生物学领域解释利他行为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从耗散论的视角审视群体选择对利他行为的解释方式,最后得出三个结论:首先,“利他者数量多的群体比利他者少的群体更具竞争性”,这样的说法不够准确和全面;与利他个体的个数无关,而与个体为群体提供的负熵有关;其次,利他性与害己性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利他可以不害己,只是将其他群体的负熵转移到本群体;最后,熵可以作为解释利他问题的一元反实在论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