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由于社会转型的加快与制度建设的缓慢,导致农民利益表达受阻,由此引发农民集体行动增多,这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对话式的讨论,推进了农民集体行动的范式思考与公共政策设计。我国早期的理论研究受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影响很大,但无论就社会运动的概念或中西的不同社会背景而言,这一理论都很难套用于中国农民集体行动的研究;近期的研究多纠缠于“道义小农”与“理性小农”之争。从既注重个案研究也注重整体研究的角度来看,对中国农民集体行动要根据其动力机制、动员机制、机会结构、策略运用、面临的困境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方可形成农民集体行动的类型学划分,并在制度层面应对不同类型的农民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2.
贾玉巧 《天府新论》2007,(Z1):44-45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