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合理优化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同时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平衡,加上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生产力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等原因,广东农村第一产业中剩余劳动力压力仍然很大。本文试图在分析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及转移新特点的基础上,对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作出基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土地上,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进程进入到后期阶段,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工业化前期的40%以上降至15%以下(如美国为3%,日本为8%),由此完成农业国向工...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村劳动力农外就业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广东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29个市、县(区)2400户农户7416个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当前,广东农村劳动力农外就业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本地转移为主,非农劳动力年轻化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各地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为农民选择农外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广东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较高,非农产业的劳动报酬也较高。因此,广东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民大部分选择就近(本地)转移,既节省转移成本又可获得较高的收入。调查资料显示,广东当年转向非农行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在本省内转移的历年高达95%以上,1997年达9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