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3.
沈月  赫曦滢 《北方论丛》2016,(6):147-150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永恒的在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而是在时空差异中不断创新的话语体系。科学理解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出场路径与思维逻辑,需要深度分析出场背景、立场观点、理论渊源与学术立场四重结构的辩证关系;理解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方法论立场、历史本质和深层指向。出场路径、宏观逻辑和学术特征从三个不同侧面深刻表征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与时俱进的辩证视域。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但需要实践的驱动,更需要同时代不同思想的滋养,在思想撞击和学术对话中磨砺成锋,在不断批判地汲取对话者的优秀思想资源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是在新时期中国对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新主张,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的外交模式。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中国建设好"和谐社会";其次是积极推动"和谐周边";最后逐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卫·哈维认为,《资本论》所阐述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等理论都是高度抽象的概念,每一卷中对相关问题的论述都缺乏连贯性,不能形成完整的统一体,这削弱了《资本论》中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理论的说服力。哈维强调对于资本逻辑的研究应该置于全球空间生产的背景和资本主义的动态发展系统中。他从资本积累的动力入手,发现资本主义已经跨入了"弹性积累"时代,利润率下降和"过度积累"的趋势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变资本循环的模式,但是经济危机仍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大卫·哈维是当代英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解读对“时空修复”理论进行了研究,阐释了时间推移与空间扩张、地理重组是当代资本主义处理过度积累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时空修复”理论有着深刻的当代价值,为我们分析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选择以吉林省为例,以社会学为视角,选取收入、支出、务工年限、务工类型、平均工作时间、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享受情况等因子,比较研究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吉林省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分布和从业生活差异,基于数据分析可见推进人口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发展中小城市和乡镇,而非大城市。深层人口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是构建多层次的人口城镇化,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成本分担机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相似文献   
8.
空间和时间是人类生活的根本物质向度,古典社会理论都倾向于用时间支配空间。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也未能在自己的思想里建立起明显具有地理和空间的系统性观点,从而破坏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视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起了空间理论转向,将空间问题的反思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空间理论经历了从法国起源向英语世界扩展两个阶段,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福柯、大卫·哈维和纽曼尔·卡斯特是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学者。文章旨在系统地呈现这一转向的基本脉络,同时探讨21世纪社会主义空间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在大卫·哈维的时空修复理论中,特定地域系统中过度积累的劳动盈余与资本盈余的转移方式成为主要考察的对象。当通过时间转移与空间地理扩张的方式使资本从二级和三级循环最终回流到资本的初级循环时,经济危机仍然不可避免,"时空修复"恰恰是普遍危机的导火索。哈维的理论展示了空间多向度的丰富性价值,他的思想成为当代哲学新的理论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超越了前人对空间性质的争论,认为空间是社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列斐伏尔对空间的认识论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进行三元辩证法的解析,阐述了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由于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崩溃,进而探讨建立一个差异性的空间———社会主义。列斐伏尔以空间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点,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