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丙祥 《社会》2019,39(1):37-70
在田野民族志和历史编纂学中,传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分析林耀华的作品入手,将其置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脉络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记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研究中的潜力与可能性。本文将谱系法、个人生命史和社会生命论归纳为“传记法三角”。在(扩展)谱系法和社会结构论的基础上,生命传记法可以呈现一个或多个人的生命历史,作为大历史中的片段。不过,现象学路径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离开对中央政权本身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在“时势”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呈现生命传记,才不会只是个体的故事,而有希望成为一种对中国“总体”社会生活的有力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历史”突然变成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热烈追逐的对象,随之涌现出相当数量的机构、课题和著述;而且,据说还出现了对某些概念如“历史人类学”的“抢注”现象,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本学术史著作中,这也会成为一个“事件”。  相似文献   
3.
在礼物—交换理论中,互惠是一个支配性的概念,费孝通提出的反馈模式也深受影响。本文基于一个浙江村落的民族志资料,考察了家户经济中财富的流通模式,并反思了互惠概念在解释中国社会方面的有效性及其限度。在村落和家户中,互惠行为的确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工作、交易、人情来往、赌博等。与此同时,在家户经济中,还有一些不可转让之物,如土地、坟墓、房屋等财产,这些传家宝只能向下逐代传递,而不能进入流通的领域。在这一意义上,在研究汉人社会时,运用费孝通的反馈模式,也应考虑他关于根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考察了黑龙江省嫩江县三个自然村落之间的礼物交换模式,并由此展开相关的理论探讨。当地社会主要由三个族群组成,“站人”“东北人”和“关里人”。首先,其礼物一交换体系的考察应当与不同群体的历史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看到,各个群体的交换模式是与过去三个世纪中其各自的历史及社会结构紧密关联的;其次,一个特定群体的交换模式只有与其他相关群体并置起来,才能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和彼此的相关性;最后,一个群体的礼物一交换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双边交换模式,还是三方交换模式,都有可能随着族群历史与关系的变化而转化。  相似文献   
5.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现代性就是“vital energy”(活动的能量),所以他提出了要寻找二十世纪的野蛮人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肇始于笛卡儿的西方近现代哲学所提倡的主体性生活方式通过尼采表达出其力  相似文献   
6.
不久以前 ,我在一个小场合中有幸聆听了一位民族学者的讲座 ,他讲的内容涉及到贵州侗乡的音乐、服装和医药知识。正由于这是一个小场合 ,他真情流露 ,诚恳地以一个“土著者”自称。我———我相信 ,也包括在场的听众———确实从他的演讲中学到了不少当地人的知识。不过 ,冒昧地讲 ,我仍觉得有些无话可说 ,尽管他的演讲十分精彩。但如果他对我的这种感受不以为忤的话 ,我想说 ,我也从他的演讲中听出这样一个声音 ,“现代文明”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妖魔。对我个人来说 ,实际上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种颂扬“善良的野蛮人”的声音 ,何况 ,在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