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一、调整优化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一是农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自给有余。长期以来农畜产品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前,绝大多数农畜产品严重匮乏,市场供应极度紧张,必须依靠大量外调才能满足区内平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奶业发生了从“公司 农户”到“公司 奶站 农户”的组织模式变迁。这一变迁过程是由乳品加工企业主导的,奶站的出现在于乳品企业降低原料奶收购环节交易费用的需要,奶站从企业独立出来是乳品企业处理收奶环节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实施的产权激励。由于奶站不具有合作组织性质,因而奶站的独立并未改善奶户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和收益状况,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仍需组织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我区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一是向农牧业生产的深度进军 ,高举绿色旗帜 ,打好特色牌 ,面向市场需求 ,依托特色资源 ,依靠科学技术 ,积极发展优质农畜产品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 ,优化农牧业布局 ,全面提高农畜产品质量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 ,把农、林、牧、渔各业调精 ;二是向农牧业生产的广度进军 ,依托我区丰富的耕地、草场、森林、水面、荒山荒地等各种资源 ,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并举 ,相互协作 ,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 ,把大农业调强 ;三是向非农…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95.6亿元,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7.6个百分点;2000年全区人均GDP6502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91.8%,到2005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6331元,已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2倍,全区人均GDP五年平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奶业集聚为案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聚能够提高交易效率、生产效率、竞争效率和创新效率,得出农业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竞争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续第 2期 )  二、“十五”农牧民增收对策收入的增长归根结底依赖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十五”增收目标 ,关键是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步伐 ,尽可能地将收入蛋糕做大。没有农村牧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牧民收入增长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基础上 ,调节收入分配 ,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