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俊贤《中国当代小说的演进特征》则从思想系列、纵向形象系列、艺术表现系列、审美特色系列几个方面对近四十年的中国当代小说进行了有意义的解剖,既对其演进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究和勾勒,也对各个历史时期小说的功过得失做了比较客观的评价,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小说家只有凭借艺术结构才能使艺术构思成果定型化,使作家心灵世界的小说胚胎演化为客观世界的实体。对于成型的小说来讲,艺术结构是作品的支架或依托。鉴于此,当代小说家重视作品的结构,并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与锐意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命名不尽科学,但已相沿成习。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在时间上是开放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至今的文学;在空间上是封闭的,它涵盖所有中国地域的文学,当然包括港、台文学,而以大陆文学为主体。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力者。现代文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艰难地生存与发展,与反动政治及反动文化生死相搏,它的生命与果实,充满了悲壮的特色;当代文学在新中国本应获得良好生态环境,但始则由于社会封闭与极左政治的压制,文学发展的道路狭窄乃至导人歧途、倍受摧残,继则又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为金钱所利诱…  相似文献   
4.
杜鹏程的审美理想不仅在其创作活动与作品中体现着(这是主要的),而且,也有理论文字的直接表述。他是一位作家,而不是从事理论研究的美学家,也不是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他没有完备的、系统的理论形态的著作。但他在创作之余,写出了数十篇理论文章,他从中挑选出一部分,结集为《我与文学》,已出版面世。这些文章,仿佛零散的珠玉,是珍贵的。如果我们将其加以整理、排比、连缀,不难发现,这位作家在美学上有其较为稳定的和多方面的见解,有一些还颇为深刻。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大革命”前,对杜鹏程的研究多属单一作品的评论,而新时期已进入了对作家与作品的整体的、综合的、多剖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杜鹏程所创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整体的剖视。作家所创作的众多人物形象各有其面,不应该雷同;但是,他们毕竟来自同一个特殊的加工厂,互相之间会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即从总体上考察作家作品的人物形象体系的审美特色。从宏观亦即从广度上去探究作家人物形象的总体,放大了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性反思,主要从动态与深层方面,探讨了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独特个性,并对其成就与局限予以评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创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必要与可行;作为理论基础与文学批评实践的中介:文学批评史观;现象—系统—模式—概念的研究方法;批评模式的逻辑结构;批评模式的历史嬗变;政治批评模式、大批判批评模式、新政治批评模式及历史审美批评模式与多元化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个成熟的作家,特别是一个大作家的作品决不会囿于单一的生活与表现手法。生活会是五采缤纷,手法会是多付笔墨层出不穷,或交替使用,或综合使用,但同时这琳琅满目的作品又会有固定的亲缘关系,打上了作家独特的纹章印记。  相似文献   
9.
赵俊贤副教授在《创作模式的发生学探释》一文中,对创作模式的发生及其价值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作者认为,创作模式是否发生、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否为作家与读者所接受并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否发生在历史、时代、作家与读者这四维审美情感的交汇区。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方式是实现批评的桥染与媒介。批评方式有:主客观统一、思维的共性与个性统一、主导方式与方式的多样性统一等属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方式的嬗变:政治批评——大批判牡评——新政治批评——历史审美批评。真实性、思想性和审美性是历史审美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方式的开放要求在历史审美批评方式的统领下,有其它方式如发生学批评、形态批评、系统批评等多样化批评方式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