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1.
运用“个性评价指标”(Sidney Shrauger,1990),分别对中国和日本两国女子大学的女大学生样本进行测量,经T检验,表明两样本在社会相互作用等六个方面的自信心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虽然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但是,两国不同的性别文化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通过对研究型大学367名专任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一定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对校园学术环境、国际化、人际关系等方面较男性满意,但在课题经费的获得、课题的获批、接触学术前沿等研究资源获得方面远不如男性教师。此研究表明缺乏学术资源是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中"玻璃天花板"的构成之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性学学科建设机制化过程经历了以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三个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这三者的结合使得美国女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美国女性学的发展过程既具有学科内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也与特定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这一认识对于我国女性学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流动人口进行教育与培训是落实国家对流动人口从"管理"到"帮助融入"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发展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对212份有效问卷中的90份女性样本的分析,认为福建省流动女性教育与培训需求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矛盾性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多种解决途径及措施,主张在培训内容上做到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此外还应关注流动女性的心理辅导,使其尽量摆脱"过客"心理,树立主人翁的心态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此研究通过对澳大利亚、德国、香港、以色列、墨西哥、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在高校从事学术性职业的男女学者的调查,探讨了两性在工作条件、教学、科研、国际化、行政与管理等主题上存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由于从事学术工作的女性越来越多,要在学术界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学术界男女学者的特性,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此研究可为学术界的女性和女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妇女杂志》是一份在时间上跨越民国前中时期办刊宗旨和主题上几经变更,在内容上"对外开放"程度分阶段扩展的近代妇女期刊。以该期刊中涉外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五四"前后刊载的涉外文章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在新文化运动爆发前后,《妇女杂志》中刊载涉外文章的数量、涉及的妇女议题、内容的取材等在不同时期有相当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五四"之前的涉外文章以传播先进实用科学知识为主,"五四"初期的涉外文章开始介绍各国妇女解放运动和妇女研究新思潮,"五四"中后期的涉外文章则重在推介妇女解放思想与理论并深入探讨妇女问题。而五四运动后《妇女杂志》大量刊载外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妇女了解国外妇女运动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