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董无心,所撰《董子》一篇现已亡佚,从部分古典文献里零星记载中反映出,董无心坚持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基本立场.董无心攻讦抨击墨家缠子鬼神学说,同时又看重民心得失,将祖先祭祀看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亦为一种朴素人文关怀的写照,清晰地表现出了董无心的儒家情结.  相似文献   
2.
藏族、蒙古族商人对清代青海民族贸易贡献巨大。从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藏、蒙商人既是牛羊、皮货、青盐、矿产品及其他牧区特产等输往内地的供货商,也是茶叶、布匹、鞋帽、麦面等商品输入牧区的进货商。藏、蒙商人的经贸活动开发了青海牧区及西藏等地的各类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牧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们的经贸活动促进了丹噶尔等地的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增进了内地与牧区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了青海乃至西藏等地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