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划经济年代,限制户口迁移自由的现代户籍制度造成很多夫妻两地分居。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麻烦。20世纪80-90年代,国家先后出台一些户籍政策,有条件地、分期分批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国家对干部职工的关怀,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五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即正确认识创新,树立创新意识;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课堂主渠道,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积极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3.
论三民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民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重要的政治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三民主义担当了构筑其政治基础的历史作用.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三民主义始终是反对投降主义的有力武器,也是维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生命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于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以及建立新秩序的需要,逐渐建立起了户口及其迁移管理体制。新体制实行自由迁移的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流情况日益突出,国家不得不考虑限制自由迁移。文章考察了这一时期户口管理体制建立的过程,重点探讨了户口迁移管理的特点以及1953年后户口管理原则的转变因素,揭示了1958年国家限制自由迁移的历史缘由。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吸纳国民党的做法,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起了专员公署制度。国共专员公署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不同,双方颁布的专员公署组织法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特点,机构编制亦有区别,经费差别较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同样的行政制度,在不同政权中,其政治位置、处境以及前途命运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再教育"思想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文革"时期。它与毛泽东对新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满有很大关系。"文革"时期知识青年"再教育"思想的内涵被概括为在"三大革命"(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世界观。它是"文革"前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分水岭,使"文革"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了异化,被完全纳入了"文革"的轨道,成了"文革"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1977年后,我国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农转非"制度开始松动。随后,国家对"农转非"制度进行了适当调整,并不断出台新规定。这一系列"农转非"新政策虽然临时解决了一些社会老问题,但是也产生了不少社会新问题。新时期的"农转非"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没有建立起良性的户口迁移秩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乡村债务问题的症结在于现行乡村两级不合理的权力运作模式以及处于这种模式之下的乡村干部的不规范行为,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的不公也为乡村举债预设了前提。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是治理乡村债务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对既有债务区别情况、分类决策,是治理乡村债务的重要方法和中心环节;加快农村财税、金融、干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以及土地、户籍、分配等配套体制改革,是治理乡村债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评《二十世纪中国史》李光一,赵文远李云峰、陈舜卿编著了《二十世纪中国史》。该书分为两部。本文涉及的第一部共60万字,可谓是工程宏大。作者以史为据,史论结合,文笔精炼,字里行间流露出独到的见解,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综观全书,有以下特色。一、它不同于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教师监控意识、教学反馈和评价能力、教学反思及研究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