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向学生主体性的自出、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思想,是传统社会中礼治与儒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而在当代许多国家都普遍设立了关于亲属间相容隐的制度时,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领域却是一个空白,但完善这一制度又是必要的。文章通过对传统“亲亲相隐”原则在制度和理念上的分析,得出在传统与现代的法律理念之间,要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应如何考虑对建构这一制度在思想基础上的取舍。  相似文献   
3.
虚假陈述是证券欺诈民事行为的一种,本文探讨了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法律性质,认为它既有违约责任,又有侵权责任,还有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认定,应借鉴国外相当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最后分析了虚假陈述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因虚假陈述受到损害的投资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和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4.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论假借 ,主张“通其所不通则为假借” ,即凡假借其双方在意义上是一概不相通不相关的。此论对造字之假借而言是正确的 ,但对用字之假借———通假来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朱氏收列用字之假借 (通假 )实例多与其理论相矛盾 ,而现代许多著名专家不但继承了朱氏的理论而且长期延续着朱氏之矛盾 ,造成了严重的混乱。以朱氏为代表的假借 (通假 )理论应当修正 ,承认通假双方其意义并非一概不相通 ,通假字与同源字是有交叉的。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必然会涉及物权和债权这两种民事权利。本文分析了商品房双重买卖的物权变动问题,认为应采纳物权变动的区分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品房双重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认为两个债权合同都应该生效。最后,分析了商品房双重买卖的法律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粮食生产的量和自给率,还取决于可获性,包括“买得起”和“买得到”。当前中国粮食总量安全,但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日渐向优势区域集中,主销区的粮食消费日益依赖于主产区的粮食调运,粮食运达的及时性对于粮食安全愈发重要。粮食调运必然面临长距离运输问题,这其中尤以在粮食运输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关键节点的平稳有序运行最为关键。当前实现粮食调运的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水路以及铁水联运,但是这一运输网络存在运力不足、物流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风险因素,与粮食运输量的增长速度以及运输的顺畅性、及时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亟待通过加快铁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粮食物流方式变革和健全粮食物流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思考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不断发展,该类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普通高校管辖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基于这类学院的自身特点,探究其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分析提高馆员素质的多项办法,对进一步完善该类学院的图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的立法模式是物权法立法中的重要问题。第一种观点主张根据所有权标的的不同,将所有权区分为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根据所有权主体的不同,对所有权进行类型化的区分,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第三种观点认为,所有权的类型化区分和平等保护相结合。笔者认为,根据平等保护的差别性原则,应该侧重保护私人所有权,因为私人所有权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安全保障义务具有多重性质。不仅包括法定义务,也包括约定义务和合同的附随义务,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不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也不同。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不仅仅限于经营者和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开启公共交通的人、实施了先行危险行为的人、实施职业活动的人和在婚姻家庭中有密切关系的人都应当承担安全保障义务。这些开启或制造了危险的人,应该对他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