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赵元昊书》是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0年)正月范仲淹写给党项羌人首领赵元昊的一封信。当时,赵元昊发动的攻宋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战争给宋、夏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范仲淹针对赵元昊的无理苛求,写了这封《答书》。范仲淹在《答书》中,提出了停战、和谈的总原则,这些原则虽然一时未能被赵元昊接受,但却为以后宋、夏庆历和议的签订打下了基础。在陕西战场上,在处理宋、夏战争的实践中,范仲淹也不同于北宋军队的其他统帅,他反对用大兵征讨,而主张采取“招抚”政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研究《答书》和他的“招抚”政策,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范仲淹的思想,对于认识今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政策,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發展观上有一条基本原理,那就是阶級斗爭是一切阶級社会向前發展的动力。在長达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充滿了农民反抗地主阶級的斗爭,并曾多次爆发过农民起义和农民战爭,农民起义和农民战爭,是农民反抗地主阶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毛主席教导我们說: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級斗爭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爭,才是历史發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爭的結果,都打击了当時的封建統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發展。”我們認为,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应当作为我們研究中国农民战爭历史作用时的指导思想。每一个  相似文献   
3.
元末农民战争,长达17年之久,参加起义的各族人民达数百万,其活动地区不仅包括了内地各省区,同时也波及到了塞外的西北、东北和西南等各边陲地带,其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在《洞殇》作者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农民战争是“表现出惊人的破坏力和残酷性。王朝末日,战祸一起,便是赤地千里,城廓破碎,田园荒芜,人口锐减。”没有丝毫的革命性可言,只有“周期性毁灭”。这种全盘否定农民战争的观点,我们认为是极端错误的。本文拟通过对元末农民战争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的剖析,说明农民战争的意义,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周勃传     
南征北战开国功臣周勃(前?年——前169年),沛县(江苏沛县)人,出身于贫苦家庭.家里没有土地,靠编织蚕箔过日子,但仍不能糊口,每逢死了人,他便去当吹鼓手,帮人办丧事,收入几个钱,这样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艰苦的生活和繁忙的劳动,使他锻炼出一副健壮的体魄,能拉开千斤的硬弓,人们都称他为壮士.秦朝末年,统治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赋税徭役一天天增加,使人民无力负担.刑罚也特别残酷,动不动就把人民杀头或罚为奴隶.人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公元前209年7月,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农民起义爆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大起义.起义的消息传到沛县,泗水亭长刘邦也起兵响应,周勃便参加了他的队伍,成为一个农民军战士.  相似文献   
5.
石敬瑭传     
一谈到石敬瑭,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五代时期有名的儿皇帝。此人善于耍两面派手法,长于搞阴谋诡计,他原是后唐的一名节度使(注),后来卖国投敌,在契丹奴隶主贵族的扶持下,当上了儿皇帝,干尽了坏事,罪恶累累,遗臭万年。今天,把他拿出来示众,对我们进一步认识野心家、阴谋家、叛徒、卖国贼林彪一伙的反革命实质,深入批林批孔,搞好反修、防修,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正> 北宋王朝(960—1127),从它建立开始,便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北方的辽(有时称契丹),西北的夏(习惯上称西夏),经常侵扰边境,不断发生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北宋虽然有上百万的正规军,又是当时最富庶的国家,但却不能取胜。它不仅不能打败辽国,就是对仅占有数州之地的西夏也招架不住,一败再败。在以往有关北宋对外战争的  相似文献   
7.
<正>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在宋夏战争的陕西战场上,他选将练兵,整修堡寨,有力地抗击了元昊的侵扰;在担任参知政事期间,进行政治改革,主持了《庆历新政》;在文学上,他写出了《江上渔者》、《岳阳楼记》等优秀作品,至今脍炙人口。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我们认为,范仲淹的功绩固然值得称赞,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他在个人修养及从政方面,有一些好的品质作风,也是应当加以肯定并予以批判继承的。  相似文献   
8.
北宋仁宗统治时期(1023——1063),上距北宋建国不过七八十年,但由于社会各种矛盾的发展,却爆发了一连串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但却给北宋王朝以沉重打击,使它从此一蹶不振,在衰亡的道路上一步步地滑了下去,因此,这些起义的意义和影响,也是深远的。一北宋中期的农民起义,是“三冗”发展,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北宋王朝建立后,为了消除唐未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擅权,赵匡胤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建立了一套庞大重叠的官僚机构,例如在中央,虽然依然保存了三省、六曹、  相似文献   
9.
两宋之际,是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曾经爆发了一连串的人民起义,研究这些起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两宋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起义的特点,同时,对于研究古代农民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也是有益的。 (一) 今日的山东,在宋代大部分属于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北宋末年,这里土地集中,封建压迫、剥剥很重,因此,在宣和初年便爆发了宋江等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至两宋之际,女真入侵中原,山东人民在坚持阶级斗争的同时,又积极投入了民族斗争,人民起义更是风起云涌,规模较大的起义就有数十起,现在先让我们看一下有关文献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南宋(1127——1279)时期,农民起义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见于文献记载者多达200多次,几乎与南宋王朝相始终。分析、探讨这些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对于了解南宋社会和农民战争的发展规律,都是有益的,故本文拟对这两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