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入味     
正味是什么?麻、辣、酸、甜,或当下、时下,或周围人,都喜爱并接受的东西。菜不入味,没有人喜欢吃。人不入味,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不入味,就是与周围无法合拍。周围的人,在小酒馆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是烈性白酒,口中荤荤素素,骂骂咧咧,如果此时,你还手捧一本书,摇头晃脑地吟诗,别人粗鲁,你故作斯文,这就是不入味。  相似文献   
2.
水桃花     
桃花,多开于山野。山野桃花,于骀荡春风中,油然生发着一份灿烂和朴野。“桃之天天,灼灼其华”,那“灼灼”二字,真是形容得到位。但于我,更喜欢的,还是开在水边的桃花,我称之为“水桃花”。桃花临水,就多了一份妖冶和明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水岸桃花,别是一境。  相似文献   
3.
路来森 《社区》2013,(32):53-53
英国作家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夕阳风光好     
路来森 《中华魂》2013,(22):49-49
晨起,沿河滨路锻炼,经常遇到一位老者:须发皆白,眉毛长长,得知已是85岁高龄,但看上去,身体依然硬朗,步伐轻快、眼睛明亮,眼神中透着内心的那份宁静。  相似文献   
5.
读其文,识其人。读梁实秋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文章,从来就没有那种"金刚怒目"或者"横眉冷对"式的戾气;世事的不平,人生的悲愤,也大多是以调侃的方式,加以讽刺而已。他的文章,基本上走的是一种平和、典雅的路子;我们从他的文章中,读到的是一派温润和醇厚。想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多具传统文人的风雅情致。比如,信笺。他所使用的,常常是自制,而且风格多样,饶有情趣。周作人,曾制作过一些"花草笺",即,在笺纸的纸面上,画有一枝梅花、一枝梨花、一朵牡丹,或者就干脆是一株兰草,设色一般都比较淡,不至于"喧宾夺主",影响书信字迹的清晰。一花一草,摇曳生姿,仿佛花香澹逸,季节风生。  相似文献   
7.
兄妹如手指     
路来森 《家庭科技》2010,(12):10-10
前几天,父亲又病了,我把父亲送进了县城的人民医院。医生确诊是轻度脑血栓,需要较长时间住院。其时,我刚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不便请假长时间看护,于是就打电话,叫来了住在乡下的妹妹。这天晚上,我来到医院,看到父亲的病情大有好转,就在一边跟妹妹闲聊。妹妹便跟我讲了发生在白天的事情。她说,上午有一拨人来病房探望另一位病人,谈起了父母生病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书衣翩翩     
路来森 《社区》2014,(8):13-13
装帧界的人把书的装扮称之为“书衣”。其实,这个界定过于笼统,容易把与书装帧相关的其它因素相混,比如“书脸”。也许还有更通俗的理解,即在书的封面之外,另加的书套,都可以称之为“书衣”。  相似文献   
9.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子曰:"由也事亲,  相似文献   
10.
独舞     
我经常从她的商店前经过,我们并不相识,可路过的次数多了,也就似曾相识了,见了面,点点头,或者只是笑笑。她看上去五十多岁,身体微胖,始终微笑着。商店前,有一个小平台,她时常站在那儿,将顾客迎进送出。她总是面带微笑,一脸的和蔼,我觉得她活得很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