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以<安徽统计年鉴>1990-2003年期间的部分统计数字作为样本值,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估计出城镇居民个人消费函数不带时间标志的静态计量经济模型以及用阿尔蒙估计法估计出的带有时间序列的跨时期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因素及存在问题,希望对安徽省城镇居民个人消费进行宏观预测和调控时提供计量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95-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为基础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对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地区之间收入差异变动情况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要素产出弹性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进步对推动中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进步贡献率则是对这种作用的有效衡量.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首先需要确定要素产出弹性,针对当前要素产出弹性和技术进步贡献率估计存在的分歧问题,利用参数方法,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在对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改进了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方法,提出利用灰色理论和非参数局部线性估计相结合对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动态估计的方法,并用该方法估算了1986年一2006年中国制造业贫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测算中国制造业分时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小于50%,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增加要素投入驱动,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用本研究的方法估计的产出弹性来测算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对非技术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滤作用,有效消除了索洛余值中的非技术进步因素,为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数据,通过ARIMA相关理论来构建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的发展趋势模型ARIMA(p,d,q),利用所建模型预测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