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命本身是一个随机事件,并不具有高尚的意义。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可通过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等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感。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使脑内奖赏系统获得刺激,就会带来生命具有意义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人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生存的欲望是一切生物体最具特征的属性,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这种欲望。自杀主要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它并非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抗精神病治疗和适当的社会交往可以预防自杀。由于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大脑,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去适应各自大脑的特征。只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对他人造成过多的伤害,政府就应该允许和保护人们自由地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2.
神经科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关于人文学某些经典问题的重新思考或认识。当前的神经科学发现显示: 我们的大脑和意识都是物质性的,意识的身心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应该回归于大脑一元论。大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无意识的,但却能很好地完成许多在常人看来需要意识去完成的工作,这种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也是大脑的一种客观属性。另外,常识心理学中所谓自由意志的存在是很可疑的,大脑在意识到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已经作了决定,无意识的意志根据环境中发生的情况而作出瞬间的决定,其过程主要由大脑在发育期间所形成的工作方式以及由之后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记忆)决定。当然,自由意志是否存在这个重要问题的最终答案还应该来自于未来更多的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