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的“制度转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富有凝聚力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的“体制转轨”,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为民族复兴营造了富有创造力的经济环境;而当前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上升到“革命”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成渝经济区在四川盆地内,而四川盆地囊括了四川和重庆的主体区域。以四川盆地的地貌为切入点,形象地比喻其为青藏高原的“太极天眼”,是中国西部雄鹰的立足点。从特殊盆地决定成渝经济区在中国及世界的地位、产业定位、双核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缜密的论证,认为成渝经济区建设实际是把四川盆地打造成“中国产业盆地”,关键在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根本在成渝经济区的双核发展模式,出路在建成中国西部产业高地,对推动成渝经济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大自然界,圆是理想的存在,椭圆是现实的存在,椭圆理论给我们“第三只眼”重新认识世界。政治民主的协商本身就是椭圆,选举中包含着椭圆,“选举+协商”的中国特色民主也是椭圆民主。椭圆民主以结构主义逻辑重构了我国更高层次的民主体系,其理论基础是对立统一规律、差异协同规律、“和合”文化传统和DNA物质遗传规律。椭圆民主具有“六大定律”,即等效定律、聚合定律、有限定律、三维定律、扩张定律和演化定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椭圆民主理论,我国民主政治未来科学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核心在平衡,根本在互动,关键在融合,出路在创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川、粤、港、澳合作在区域总体竞争力、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基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讨论了四川企业市场拓展存在的“内外受压”局面与“殊三角”企业发展存在的“瓶颈”,认为四川在灾后重建、扩大内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川粤港澳合作的新机遇;研究了川粤港澳合作的模式与平台,将四川与广东、香港、澳门四地形象地比作古老的“金钥匙”,作为资源基地的四川是粤港澳经济发展的手柄,粤港澳是四川的出口平台,川粤港澳应本着互补、共赢、合作、发展的原则,打造共生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的“制度转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富有凝聚力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的“体制转轨”,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为民族复兴营造了富有创造力的经济环境;而当前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上升到“革命”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探讨了人们应对与抗击这场金融危机的“机动帆船”理论。从内力、外力及两者合力三方面讨论了实现经济较快恢复发展、抗击与战胜金融危机的方式方法,将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快改革比作“机动帆船”的发动机,是抗击金融危机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内力;将国际合作、群众信心、历史借鉴比作“机动帆船”的船布帆,是抗击金融危机的具有可发展性的外力;将力量均衡、调控有度、监管到位比作“机动帆船”的方向盘,是抗击金融危机的具有可调控性的合力。分析认为:单靠内力或外力的驱动都不可能战胜金融危机,只有将内力与外力有机整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目标。此理论对国际合作与跨越式发展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四川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颇引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为加快西部大开发而专门举办的以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商务研讨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经贸盛会,针对这一重要发展机遇,重点分析了“西博会”所带来的六大效应:“乘数效应”、“辐射效应”、“虹吸效应”、“品牌效应”、“倒逼效应”和“聚变效应”等,并指出,由于以上效应的综合作用,“西博会”正在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跨越的新引擎、区域合作的加速器、对外开放的新杠杆。  相似文献   
9.
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四川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颇引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环境分布等特征上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与地域上的封闭不同的是,四川盆地曾经是中国最早的经济中心,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四川盆地的虹吸效应表现为三方面:洼地效应将增强盆地的向心力和竞争力,并提升盆地的影响力和发展力;聚财效应的特点表现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地;聚变效应则体现在智慧和财富的聚变上。发挥虹吸效应的优势,重点在于抓好西部大开发、灾后恢复重建、统筹城乡发展、成渝经济区发展以及扩大内需以应对金融危机等五个当前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