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隐性采访是非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收集或披露新闻素材的方式,它能真实地采访到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将社会丑陋现象曝光,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因而受到各新闻媒体的普遍青睐。但同时,隐性采访是否合法,作为舆论监督手段是否值得提倡的疑问也在学界存在。隐性采访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对隐性采访可以有条件地合法化,即隐性采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道德的约束下采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传统企业诊断方法缺乏考虑弊病-病因间关系的模糊性、复杂性及诊断主体意见不具体和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RA的企业模糊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区间犹豫模糊元反映诊断主体判断的不同意见和模糊性以表征企业弊病下的病因诊断值;其次,构建一种可直接计算的IVHF距离;再次,在改进GRA的分辨系数取值方式以及因素权重确定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GRA的企业模糊诊断方法来确定企业弊病的关键病因;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